韩正: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想当然拍脑袋

11.04.2015  05:43

  ●城市文明程度提高,最根本的基础、最重要的依赖是市民文明素养的提高,而人的文明素养提高,关键是以文化人、以家庭育人。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家风不是个人小事,也不是家庭私事,而是影响领导干部作风及其家庭成员教养和社会形象的大事。

  ●我们抓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想当然拍脑袋,更要少一些自上而下的命令,多一些来自基层和市民群众的自主创新。

  晨报讯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昨天上午举行。会议按照中央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全市精神文明工作。市委书记韩正强调,要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始终坚持把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把握问题导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城市文明程度提高,最根本的基础、最重要的依赖是市民文明素养的提高,而人的文明素养提高,关键是以文化人、以家庭育人。

  市委副书记应勇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麟作工作报告,市领导姜平、尹弘、钟燕群出席,副市长翁铁慧宣读表彰决定。

  韩正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向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的广大市民表示感谢。他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持久最深沉的精神力量。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为统领,在提升核心价值观感召力上下更大功夫,在重实际、务实功上见更多成效。教育的引导要坚持不懈。正确的思想认识、正面的价值观和正能量的东西,需要反复讲,也要贴近群众,更加喜闻乐见。错误的思想认识、丑陋的价值观和负能量的东西,必须理直气壮地揭露、鞭笞,坚决反对。我们的一切文艺作品、宣传阵地和文化活动,都要深入持久反复宣传核心价值观,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丰富内容,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滋润着我们这座城市。要善用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说事明理,让更多人见贤思齐,向邹碧华、汤庆福、梁慧丽那样的好典型学习。行之有效的事要认认真真抓。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要靠宣传教育的引导,还要靠具体行动来体验和锤炼,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经济发展是文明程度提高的基础,但一座城市文明程度最根本的决定因素不是高楼大厦,而是市民的文明素养,其背后,是文化的力量。”韩正说,提高市民文明素养,要以文化人,家庭育人。人的文明养成,要靠长期文化积淀和一代代文化知识的传承。只有多学习、多读书,不断汲取文化营养,才能提高人的文明素养。我们要营造更好的文化环境和读书氛围,培育书香上海,建设学习型社会,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让好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以文化人,以德润心,让城市书香四溢,让欣赏各类文艺作品成为上海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伴随人一生的学园。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会有什么样的为人处事态度。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家风不是个人小事,也不是家庭私事,而是影响领导干部作风及其家庭成员教养和社会形象的大事。我们要高度重视家庭育人的重要作用,重家教、重家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传统。与此同时,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不但靠城市精神引领,更要靠依法严格的城市管理来规范,没有动真格的严肃管理,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就会成为空话。

  “精神文明建设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抓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想当然拍脑袋,更要少一些自上而下的命令,多一些来自基层和市民群众的自主创新。”韩正说,上海城市规模大、建设密度高、人口流动强、突出问题不少,要始终把握问题导向,坚持虚事实做,针对各种不文明现象对症下药,每年集中抓几个,抓早、抓小、抓实,积小胜为大胜。精神文明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文明建设要与时俱进、推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群众需要什么、希望解决什么问题、怎样搞有用,要多听群众意见,积极鼓励基层和群众创新,让基层去组织动员、解决问题,积极为基层创造有利条件。精神文明建设,既要靠德治,更要靠法治。要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强化法治的强制作用,把教育与管理、德治与法治、自律与他律统一起来,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各级领导干部既是文明创建的组织者、倡导者,更是文明创建的实践者、示范者,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齐抓共管,注重协同,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原标题:抓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想当然拍脑袋)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