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时代”贫困地区干部要练好基本功

09.04.2015  14:11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在云南调研时强调,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任务,要加快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紧奋斗。

扶贫开发是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努力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打赢新形势下扶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扶贫开发开始迈入“精准时代”。

精准扶贫,就是科学扶贫、精细化扶贫。要瞄准贫困人口,一户一户地扶,一个一个地帮。而其前提是精准识别,即把真正的贫困人口找出来。

实施精准扶贫,必须变“漫灌”为“滴灌”,以需求定政策,要真扶贫、扶真贫,把有限的帮扶资源瞄准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真正扶到最需要的地方和最需要帮助的农户去。要加强分类指导,实行一乡一策、一村一策,做到一家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

实施精准扶贫,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各地区位、交通条件、资源禀赋等不一样,贫困农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也不尽相同,应当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户制宜,使帮扶对象更加准确,工作措施更加突出,资源配置更加精准,扶贫管理更加精细,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作为贫困地区的基层干部既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及中央的精神,更要有好的基本功。那么“精准时代”贫困地区的干部需要什么样的基本功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时曾说过,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党的领导是通过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的,而我们的党员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干部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并且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相联的关系,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

第一要做到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有群众观点。“诚于中者,形于外”,有了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才会成为自觉的行动。其次,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之忧、了解基层之苦,积极疏通和拓宽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实事求是,最根本的就是要切合实际的去做,不能搞假大空,搞花架子,专门弄冠冕堂皇的表面功夫,多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取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第二要有一定的农、牧、林、水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扶贫干部是扶贫项目的规划者、设计者、审批者、验收者。农村牧区的扶贫开发主要是搞农、牧、林、水等方面的建设项目。这就要求扶贫干部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及生产经营知识,同时能够找到相互之间关系,使项目资金投到关键处。

第三要有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意识和能力。扶贫干部要有应用推广农牧业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解决农牧业生产发展制约的瓶颈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对重大科技发明的识别能力和使用积极性,推动扶贫开发落到实处。

第四要懂得一定的市场经济知识。在设计扶贫项目时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参于项目选择、设计、建设的积极性。

第五要有大局观,从全局出发。不能只有短期行为,更不能为了追求个人政绩而不顾政策规定去做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很重要的一条既要做“廉吏”,又要当“勤官”,就是说既要廉政又要勤政。以毛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廉政与勤政的楷模。所以,我们各级干部一定多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自身不正,何以正人?“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努力做到“廉不言贫,勤不道苦”。这样,我们才能永远的植根于群众之中。为民办实事,要扎扎实实,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人民群众是最实在的,他们不但要听你说得如何,更重要的是看你做得如何。不光要听“唱功”,而且要看“做功”。“不做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应成为干部为民办实事的座右铭。不仅如此,我们一定要有大局观念,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按政策办事。局部可行,但全局不行的事,坚决不办。在大局观这点上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欧阳钦同志就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从建国初期到60年代,欧阳钦同志长期担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和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二书记。他立足本职,胸怀大局,自觉以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以地方利益服从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利益,表现了高度的党性原则。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遇到困难的关头,欧阳钦同志总是以大局为重,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为国分忧。在每遇到一个困难的时刻,在实事求是的分析了详细情况后,他提出“顾全大局,服从整体,厉行节约,分担困难”口号,能带领干部群众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务。欧阳钦同志常说,顾全大局,贵在“自觉、主动、积极、热情”。自觉坚持全局观念,不仅要有高度的党性原则和组织观念,还要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这样,才能在各种具体复杂的情况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全局与局部、干部与群众的关系。

当前,我国扶贫任务还十分艰巨,啃的是“硬骨头”,趟的是“深水区”,打的是“攻坚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站在全局和实现中国梦的高度,坚定信心,积极作为,进一步加大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力度,时刻把贫困群众冷暖安危挂在心头,以精准扶贫为总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脱贫奔小康为首要任务,统筹抓好发展生产、公共服务、全民教育三件大事,加快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在精准扶贫上下的力气大一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就会快一点,我们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会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