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喜中仍有忧
当前,我国各地正稳步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半月谈记者近期在黑桂赣皖等地采访了解到,各地积极通过干部与贫困户结亲帮扶及“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努力补齐“短板”,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受到贫困户欢迎。然而各地在推进精准扶贫过程中亦存在不少隐忧,如存在帮扶举措“不精准”、急躁症、“数字扶贫”等现象。
黑龙江省拜泉县兴国乡新展村贫困户在自家土房前 王建 摄
精准扶贫 初见成效
黑龙江省青冈县昌盛乡兴东村贫困户闫利超,正在自家屋前的食用菌大棚内摆放菌包,而在去年之前,屋前还是一片空地。今年春节过后,昌盛乡将整村推进扶贫资金捆绑集中,整合60万元资金,在兴东村选择20户贫困户,免费为每户建造一栋食用菌大棚,有的建在房前屋后,有的建在地头。闫利超家就是这20户中的一户。
“乡里和一家食用菌加工企业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销售不成问题。” 闫利超告诉记者,一栋大棚有菌包8000包,每包生产食用菌1.5斤,每斤4元,扣除成本后纯收益为1元,一年下来能挣8000元。
广西也正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博白县是广西人口大县,也是贫困人口较多的县份之一。记者在博白县浪平镇六江村采访发现,在扶贫干部及种植大户帮助下,麻竹已成为这个贫困村“摘帽”转型的支撑产业。“依靠麻竹种植等项目,去年全村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4800元,村里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700多人减至目前270多人。”六江村党支部书记廉世江说。
一些地方还创新合作模式助推脱贫。五云镇是江西省赣县典型的贫困乡镇,全镇12个村中有一半是贫困村,贫困户达623户。五云镇党委书记明经华说,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蔬菜产业,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共带动284户贫困户参与蔬菜种植,这些贫困户以土地和扶贫资金入股,平时还可在合作社打工,一年下来最少能增收5000元。
数字扶贫惹人忧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是否精准的问题逐步凸显。如在一个贫困村的脱贫户花名册上,记者看到,对因“缺资金”致贫的贫困户,其帮扶举措为“提供种植技术”,对因“缺技术”致贫的贫困户,帮扶举措为“帮助协调危房改造”。
急躁症就是扶贫怪象之一。记者在某贫困县采访一贫困户时了解到,相关部门去年帮他种了30棵柚子树,养了25只鸡,同时发放了1300元的帮扶资金。他说,这些鸡卖不了多少钱,而柚子树还要等到四五年后才能挂果。但在当地村委会去年的脱贫花名册中,记者看到这名贫困户的名字赫然在列。
“数字扶贫”倾向也引发广泛担忧。受访人士表示,由于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扶贫走形式和“数字扶贫”的现象也随之出现。由于基层扶贫工作压力大,不少干部长期处于“5+2”“白+黑”的工作状态,加之补贴标准有限,面对众多扶贫指标,需要警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
一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现在亟须防止为了脱贫而脱贫,围绕打分标准转,只“输血”不“造血”的倾向,更要防止脱贫指标机械化地分解和不切实际地层层下达任务。“如异地搬迁扶贫指标,有的地方本身发展条件很好,居民搬迁意愿不强,不顾实际地下达搬迁指标,搞数字扶贫,这就本末倒置了。”
如何破解隐忧
为破解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隐忧,基层干部认为应强化产业培育,增强扶贫产业发展后劲;同时结合实际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深挖产业增收的内部潜力;另外还应加强龙头企业、经济能人的引入和培育力度,延伸扶贫产业链条。
“基层干部很难全面了解技术和市场,但龙头企业和经济能人却有优势。要更好发挥产业扶贫效果,积极引入市场力量,发挥带动效应,而不能盲目跟风式的上马产业项目。”浪平镇副镇长莫林锋说。
还有基层干部认为,在广大贫困地区,扶贫观念的转变是亟须推进的工作之一,“喊破嗓子,不如树个样子”,可探索通过树立扶贫典型的方式来发挥示范作用。让更多地扶贫干部与贫困户“结亲”,扎扎实实推动扶贫工作。此外,树立贫困户脱贫致富典型,提高贫困户主动脱贫意识。(半月谈记者姜刚 吴小康 徐海涛 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