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精准扶贫,南充打响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21.04.2015  11:38

(伍力 四川日报记者 王青山)4月15日,记者从南充市委农办获悉,在该市近日举行扶贫工作会上,市政府与9县(市、区)政府签订了扶贫解困工作目标责任书,对扶贫工作实行单列考核。

要深入研究本地的资源优势、人文优势、生态优势,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旅游则旅游。”该市市委书记李仲彬认为,产业扶贫要精准,必须抓重点、突出要害,不能搞“一刀切”。

推动精准扶贫,南充举全市之力,打响了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把脉:因地制宜、因户施策

50岁的高怀光,在蓬安县杨家镇民政所工作近十年。去年10月起,他有了个新“头衔”——扶岭村驻村帮扶工作组组长。4月10日,记者见到高怀光时,他刚从通村公路的工地现场回来,一双筒靴布满泥点。“扶贫工作有三宝,筒靴、雨衣和手电。”高怀光笑说。

交通建设滞后一直是制约扶岭村脱贫的根源。为此,驻村帮扶工作组将修路作为头等大事,今年春节前已组织村民修筑3.6公里通村道路,如今又进一步拓展,延伸到村里各个角落。

听说要修路,村民主动捐资,在这个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的贫困村,太难得了。”杨家镇镇长李博文说,村民们愿意捐资修路,是因为工作组扶贫扶在了村民心坎上。扶岭村40户贫困户散布在全村7个组,工作组3名成员花了两天时间,挨家挨户询问走访。针对不同致贫原因,逐一制定帮扶措施,帮助村民建房、养羊、养猪。

驻村干部深入群众,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搞扶贫,扶岭村的做法并非个案。精准扶贫,成为南充打响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法宝”。从去年10月开始,南充即推动建档立卡工作,按照标准严格识别贫困村和贫困户,为实施精准扶贫提前把脉。

开方:产业扶贫,增强“造血

既已把脉,如何“开方”?驻村帮扶只是其中一味药。通过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成为南充精准扶贫的核心。仪陇县雷家坝村原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近年来发展水产、果蔬和林木业,组建合作社,建成獭兔小区、生猪养殖场,村民人均纯收入增加近2000元,贫困人口减少近一半。

产业扶贫为抓手,带动整村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与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渔溪乡集凤寺村是顺庆区最偏远的一个村,当地依托已有的自然格局,依山傍水建设新村。村道公路自由布局,明清风格房屋错落有致地散布山间。

推动精准扶贫,落实责任、逗硬考核是关键。南充提出扶贫工作“一事一主体、一主体一责任人”,要求各区县做到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清清楚楚,并制定出台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目标考评制度。

据悉,至2017年,该市将建成扶贫产业基地100万亩以上,年出栏生猪200万头以上,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