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天府粮仓,稳定粮食供应,四川人大这样做!

31.03.2022  11:35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对粮食安全不能有丝毫松懈。”“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粮言金句”是对端牢“中国饭碗”的殷殷嘱托,更是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

  3月29日,在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宋朝华作了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四川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这份报告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要点?四川将怎样稳定粮食供应?

 

从这些数据,看条例实施成效

 

  《四川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自2021年5月1日实施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将贯彻条例作为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抓手,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不断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流通能力和应急能力建设,扎实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全省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依法全力保障粮食稳产增产: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依法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持续加强撂荒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生产基础。202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716.4亿斤,时隔24年再上715亿斤台阶。

  依法积极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动川粮油产业全链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积极培育“天府菜油”等名特优粮油品牌。大力创建国家级、省级星级粮食园区,推广“四川造”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着力建设一批“鱼米之乡”示范县、优质稻生产示范县。2021年全省粮油产业实现综合产值3398亿元。

  依法切实加强粮食储备管理:建立地方政府粮食储备制度,严格落实储备规模,全省地方粮食储备总规模399万吨,可保障全省3个月口粮供应。着力提高储备能力,全省粮食仓容1892万吨、罐容167万吨,省市县三级仓储设施体系基本建成。

  依法确保粮食有序流通和应急保供:2021年全省收购粮食281万吨、油菜籽46万吨,销售粮食1582万吨、食用油288万吨。健全粮油应急体系,全省应急成品粮油规模24万吨,21个市(州)成品粮油应急储备全覆盖,183个县(市、区)原粮储备全落实。确定应急保障企业 4819家,最大日供应能力6.56万吨、日运输能力3.2万吨。结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优化应急网点布局,建成涵盖储存、配送和供应的粮油应急保供骨干网点3938个。

 

从人大建议,看四川下一步举措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全省各地各部门将以此次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为契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推进条例全面贯彻实施,进一步提升全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水平。

  建议一:坚决做到多措并举,切实夯实粮食稳产增产基础。

  坚持藏粮于地。实施“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强化耕地用途管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动态监测,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确保“良田粮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抓紧推进撂荒地复垦,持续加大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力度。

  坚持藏粮于技。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支持建设种业强市、强县。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加强市县乡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大力依靠科技降成本、提品质、增产量。坚持惠及于民。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种粮效益,让粮食生产能获利、多得利。落实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保障机制。提升价格、补贴、保险等措施的政策效能,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目标价格补贴、种粮大户补贴政策,实现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产粮大县全覆盖。健全重要农资储备制度,稳定农资价格,降低种粮成本。

  建议二:坚决强化依法管粮,切实提升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严管流通秩序。建立完善粮食经营企业信用体系和粮食市场监管协调机制,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以次充好、掺杂使假、计量作弊等扰乱粮食市场秩序的行为。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全面加强粮食流通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强化仓储加工环节安全管理,加强粮食质量监测和追溯体系建设,严格做好超标粮食管控,坚决保证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建议三:坚决加强粮食调度,切实提高粮食应急保供能力。

  确保“储得足”。依法严格落实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加快推进高标准储备粮库建设,提高仓储科技水平,健全轮换管理和库存监管机制。落实储备费用补贴资金,完善补贴标准动态调节机制,积极探索解决储备粮运营亏损问题。强化政府储备、市场储备、社会储备统筹结合,不断提升粮食收储调控水平。

  确保“调得快”。建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健全粮食应急保供机制,加强对市场的动态监测和波动预警,加强对粮源的分析研判和组织调度,建立完善应急互联互保机制,有效提升快速响应、高效处置能力。

  确保“供得上”。统筹粮源分布、重要物流通道和节点建设,优化粮食应急加工能力布局。针对城市、人口密集区及偏远地区粮食应急供应特点,加快推进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健全粮食物流骨干网络,打造跨区域粮食物流通道,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成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确保平时供得稳、急时供得上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