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2013:民生三问

15.01.2014  17:13

民生工程干什么、怎么干,都需要探索。

 

2013年,米易县一组数据引人关注:全年,发放妇女创业小额贴息贷款1.38亿元,占全市的46%。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米易人的幸福不仅于此:边远地区群众不用再为喝水、出行发愁了;城乡低收入家庭每月可以多买几斤肉了;学生有了运动场,教师住进了周转房;“家门口”的配套服务功能更齐全了;县城更绿了,坐下来休闲的地方更多了等。

 

2013年,米易县实施各级民生工程209项,累计投入资金7亿余元。

 

触动人的不仅是数字,不仅是成绩,更是一种思路、一种干劲、一种决心。

 

分量有多重?

 

公共财政投入民生不低于50%

 

1月1日下午,撒莲镇禹王宫村新村建设点一片繁忙。一栋栋“小洋房”已拔地而起。村委会主任唐泓华说:“今年4月左右就能封顶,明年我就能在新房子里接待你了。

 

让居者有其屋,助百姓圆安居梦。2013年,米易县制定和出台了《棚户区和老旧危房改造意见》、《安置房建设意见》等民生政策,着力改善城乡群众住房条件。当年,该县建成保障性住房841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优抚对象困难户及残疾人危房改造2065户。

 

2013年12月14日,米易县草场克朗城镇居民保障房摇号分房,在得石镇工作的刘波摇到了一套心仪的住房。“有房子,心里就踏实了,希望能够早点搬进去。”刘波的愿望在明年将会变成现实。预计到2015年4月,像刘波一样的1100多户将领到新房钥匙。

 

2013年,米易县在实施市级及以上民生工程10个大项77个分项137个子项的基础上,又确定了县级民生工程5个大项72个分项,将民生工程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不低于财政总支出的50%。去年,米易县紧紧围绕就业促进、扶贫解困、百姓安居以及基础设施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狠抓落实,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目前,137项省市级民生工程全面完成,72项县级民生工程加快实施。 

难题怎么解?

 

集中力量先重点解决迫切需要

 

多年以来,白马镇棕树湾村村民们都挑水吃。去年,当地实施了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村民们不用为喝水问题发愁了。

 

以前挑水吃,每天要跑好几趟,现在一开水龙头,水就哗哗流出来,方便得很啊!”村民王正友说。

 

去年,米易县在新山、白马、麻陇等乡镇实施人畜饮用水工程。目前,这些工程已建成投用,受益群众近万人。

 

安全饮水问题是米易县加大投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的一个缩影。

 

民有所需,政有所为。米易县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扶持补助力度,着力破解各项难题,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由此得到有效缓解。2013年,米易县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47.8公里已经改造完毕;在县级民生工程范围内实施的民族地区公路硬化完成17.2公里,通村水泥路完成50.2公里;完成白坡乡中心校、一中、四中运动场建设,完成新山中心校、丙谷新河小学等校的教师周转房建设。

 

同时,米易县还提高了困难群众各项救助标准。城乡低保标准救助标准大幅度提高,城市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330元,农村低保从每人每年1500元提高到2400元,去年全县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3708万元,率先在全市实现金融服务城乡全覆盖,发放妇女创业小额贴息贷款1.38亿元,占全市的46%。

 

共识从何来?

 

为了人、发展人、人共享

 

既重视量的扩张,也重视质的提升,是米易县2013年民生工作的特色。

 

2013年,米易县在基础设施投入上,规划建设了越来越多的民生项目。如去年11月开建,目前正在施工的滨河景观健身绿道,待今年5月份竣工后,群众可步行,可骑自行车;已具雏形正在施工的克朗滨河景观,完工后将成为群众休闲的又一去处。这些项目的实施,既方便群众生活,又美化人居环境,提升百姓生活品质。

 

在民生项目中更重视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也体现在城市建设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之中。县城河西正在施工建设的河西中央公园里,小广场、流水、休闲座椅等一应俱全,环境优美,给居住在周围居民尽享公园带来的舒适和美感。为提升农村群众生活品质,改造农村生活环境,米易县去年实施了10余个新村的建设,以此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社区服务配套功能,做到“功能建在社区”“服务不出社区”,使农民既能享受到城市生活的便利,又能享受到优美的田园风光。去年,米易县基本建成了包括独树、芭蕉箐等在内的6个旅游新村,实现了一、三产业的有机结合。

 

在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米易县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去年,米易县图书馆、文化馆以及12个乡镇文化站长期免费对外开放;体育场馆免费开放16.1万人次;完成4个乡镇广播村村响,在农村放映公益电影1056场。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群众精神生活更加多彩。

 

点点滴滴,垒加起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

 

攀枝花日报 记者 曾仲文 特约通讯员 易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