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山区小学爱心爆仓 信息不对称致“冷热不均”

25.11.2015  09:43

  在米易县得石镇邮政所,还堆积着大量的捐赠物资包裹。

  8年前,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镇中心校在网上发帖,希望网友能捐赠一些御寒衣物,8年来,全国各地的爱心源源不断,学校收到的衣物越来越多,每年多达数十吨。但是现在,孩子们已经不再需要旧衣服了,如何处理这些爱心衣物,让学校犯了愁(华西都市报11月24日报道)。

  “今天我去邮局,又有几大包衣服寄来,完全堆不下了。”11月24日上午,米易县得石镇中心校王老师说,不知道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多久。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的爱心捐赠“过剩”并非个例,云南省怒江、凤庆两地也出现捐赠衣物太多、受捐方宣布停止接收的情况,而在四川和云南的一些高寒山区,孩子们期盼着衣物过冬。一边是“爱心过剩”,而另一边却在期待外界的捐赠,公益组织表示,这是信息不对称,以及网友捐赠的盲目性导致的,呼吁组建统一捐赠平台,让爱心走完“最后一公里”。

   A

   爱心困局

   这边爱心爆仓:“不敢收了,运费承担不起”

  “旧衣服别扔,寄给这里的孩子”,一篇列有12个捐赠地址的帖子,从2008年开始就在网上热传。记者辗转联系到了帖中云南省的两个地址,其中一个是怒江州贡山县自然保护局。早在去年10月,该地址的发帖人就在网上发布声明称,不再接受网友捐赠。但是,邮政怒江投递站的工作人员表示,至今还不断收到外地寄来的大量衣服。

  另外一个地址,为云南省凤庆县三岔河中学。24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该校的李老师。她表示,她那边的情况和得石镇中心校很相似,收到的捐赠衣物经常爆仓。

  “没办法,不敢收了,运费承担不起。”李老师说,运到村里发放,一车运费是400至500元,学校一个月能收到5车衣物,运费就是2000多,这些钱只能自己掏腰包,作为一名老师,她实在没办法承担。

  李老师表示,每天电话、QQ联系她捐衣服的也很多,她都建议转捐到其他地方,并给出了地址,但是每个月仍有大量包裹寄来。无奈之下,今年5月,她与邮局签订了协议,只要收件人写的是她,就全部拒绝签收,然后给捐赠者退寄回去。

   那边期盼捐助:“高寒山区需要衣服文具”

  2008年就到凉山州金阳县老寨子乡溪底校支教的老师李军先告诉记者,学校地处山区,挨着金沙江,对面就是云南,有70多名学生,至今仍不通电,捐赠的衣物,学生和村民们都需要,虽然平时也有爱心人士捐赠来物资,但还不够。

  在凉山州布拖县做公益的陈凯说,他在县上设了接收点,在网上呼吁网友捐旧衣服,因为这在当地的需求量还很大,仅去年,他们就发放了100吨左右。陈凯说,得石镇中心校的多出来的受捐衣物,他们也想要,但是,运费是一大问题,公益组织没有多余的资金从攀枝花运到布拖。

  凉山州冕宁县的苏女士也在网上发帖,呼吁为当地高寒山区的孩子们捐赠衣物和文具。她说,旧衣服当地一直需要,收到后很快就能分发到当地的多所学校,所以还是非常期待网友更多的捐赠。

   还有缺少运费 13吨爱心物资滞留西昌

  这两天,美姑县拉木阿觉乡马依村的支教老师尹洪伦有些着急。10月22日,尹洪伦所在的山东聊城特战救援队与聊城孔繁森纪念馆,为马依村筹集了一批重达13吨的爱心物资,其中包括2万多件冬天的衣服,另外还有书籍、药品、卫生用品,以及价值1万元的奶粉等。志愿者们非常细心,为每包衣物标明了件数,以及适合哪个年龄段穿。

  11月23日,爱心物资经铁路从聊城运到了西昌,但物资在西昌卸车后,志愿者们却面临难题。因为从西昌到马依村路程约150公里,道路条件较差,需要差不多6000元的运费,因为缺乏这笔资金,尹洪伦正在寻求爱心车辆帮忙运送物资。

  读者联系转捐:“邮费我来出”

  24日下午,成都的热心读者段女士给华西都市报记者打来电话,表示能帮忙转捐一批爱心衣服。

  段女士说,看到本报的新闻后,她帮忙联系了甘孜州甘孜县狮子门镇的一所小学,学校有50多名孩子,希望能从得石镇中心校转捐一批衣物过去,看多少合适,“邮费不好解决,由我来出!”

  随后,记者联系上得石镇中心校。校方表示,非常感谢段女士,将与段女士进行协调,看需要多少衣物,然后直接在邮局把衣物转捐到甘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