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大厨蓉城学“颠勺”

23.10.2014  08:58

10月22日开幕的第九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上,参会嘉宾热烈交流。 本报记者 何海洋 摄

        成都市中心,以迎接西博会开幕为主题的花坛营造出喜庆的气氛。本报记者 田为 摄

       香港展馆已基本布展完毕。 本报记者 田为 摄

        捷克参展商正在擦拭展柜,迎接明天正式开展。 本报记者 田为摄

        法国大厨挽袖上阵,现场体验颠勺炒花生米。

    蔬菜雕塑师费德里克(Frederic Jau-nault)表示:“四川菜太美味了,喜欢成都的一切!

        数着“星星”吃大餐,这是多少“吃货”梦寐以求的事。

        这“”,指的自然是米其林的“”。1900年,米其林轮胎的创始人出版了一本供旅客在旅途中选择餐厅的指南——《米其林红色宝典》,从此进入宝典“摘星”,成了多少厨师一生的追求。

        10月22日,三位戴着“星星”的米其林厨师,来到了成都。他们学中餐师傅“颠勺”炒菜,他们说,没有完美的味道,只有尝遍全世界的大厨。

        Eric Briffard晋升米其林二星厨师,已经有20年了。头发花白的他,说自己“可年轻了呢”。在中国烹饪鼻祖伊尹的雕像前,Eric来了劲,拼命合照赖着不走,“大家再见,我跟他玩儿就好了。

        在巴黎著名的四季酒店里,Eric专注于“法餐的革新”。他说自己刚刚“吃了”杭州和上海,现在又来“”成都,尝到了太多太多可以融入未来菜品的好灵感、好味道。

        FredericJaunault则是巴黎著名的蔬菜雕塑师,当被问起为啥别的米其林厨师都穿白衣服,他却穿黄绿色。Frederic眨了眨右眼:“因为我要跟我的蔬菜保持一致。

        这位米其林一星厨师,形容自己工作时的热情,就好比罗丹在雕刻黄瓜一般,“看见一颗果蔬时,就能想象它呈现的完美身姿。

        而身为“米其林二星”和“博古斯金奖主席”双料得主的Michel Roth,说自己本质上其实是个旅行家。“没有完美的味道,只有尝遍全世界的厨师。”在Michel看来,想要给食客带来更多的快乐,就不能停下周游世界的脚步。“四川真美,川菜的味道也真美。”Michel说,川菜里辣椒的辣味,带给他的味觉感受不仅是“强烈的”,还是“丰盛的”和“有层次的”。55岁的他,牢牢攥着一本川菜食谱,说要把这味道完完整整带回巴黎丽兹酒店。本报记者 肖雨杨 摄 李梦媛 文

        10月22日,成都展馆内,工作人员正忙着打扫将要展出的有轨电车车厢。

        本报记者:李向雨 摄

原标题: 米其林大厨蓉城学“颠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