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战略】第二届中国管理科学论坛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

03.11.2014  12:49

11月1日上午8:30,由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学部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咨询活动中心共同主办,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管理科学论坛在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信息楼召开。

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主任、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暨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孙东川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桂富强,教育部长江学者、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贾建民等,以及国内从事管理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出席了本次论坛会议。

桂富强表达了自己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管理学研究工作的展望,并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交流和学习,能够有助于各位专家学者开展今后的科研工作。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刘人怀院士致欢迎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做了第一份大会报告,报告主题是《互联网与大数据环境下的产业经济发展》。杨善林首先简析了互联网和大数据,指出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都是互联网技术的新发展,深入剖析了大数据与互联网的相关关系,并从全球各大知名公司对于大数据的定义入手,强调了大数据的重要性和对于当代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联系了大数据和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之后,杨善林就互联网和大数据对服务业、制造业和农业的影响,从实践应用和社会大环境的背景下论证其对于三个产业的巨大影响。

大会第二项报告是关于管理学中国学派的研究,主讲人暨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孙东川教授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对管理学进行剖析。从管理哲学和话语体系与研究综述两部分进行报告。孙东川从对于管理科学的共识和约定入手,就管理哲学的地位和作用详细讲述了管理科学的起源与发展,并对各个分支进行细致的解释阐述,论述了管理哲学中国学派的几种表达方式、分支哲学的解释与概括两个方面,并据此做了“几点探讨”,利用哲学思维对现有的管理思维提出进一步质疑。在讲到“中西合璧的管理科学话语体系”部分时,孙东川提出了团队对于部分科学术语的翻译基于使之更科学的心理提出了几点建议。关于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研究综述中,孙东川通过对“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科学”两个问题的具体解释,提出了对于我国学者在未来管理科学研究道路上的方向与责任。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贾建民作为最后一位主讲人,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项研究:移动社会网络中的利他行为。通过具体展示整个研究过程与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的数据及其分析的成果,贾建民将完整的研究过程呈现在与会人员面前,并直接用事实数据强调了其研究成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贾建民在完成了所有的分析及呈现过程之后,就该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未来的方向给出了指导性建议。

13点30分,论坛以分组讨论的形式继续展开。主要分为三组,分别是:企业战略与组织行为,企业创新与绩效管理,教育改革与社会变革。来自各院校的教授,博士在分组讨论中对自己的研究论文及研究进行了分享,并与在座的教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了讨论。来自西安美术学院的在读博士刘荣就“艺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与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分享与讨论;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的博导蒋玉石副教授也在论坛上分享了论文“背景图案对消费者注意白酒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来自眼动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