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大米安全消费科普知识

29.05.2014  20:47

  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29日消息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40多种,按其化学组成和生理功能可分为: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人体主要的营养素是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大米是我国百姓饮食中绝不可少的食物,作为人们的主食之一,天天都得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人们对主食大米的要求已经从解决温饱逐步转向口感好、营养、安全、食疗等特性。今天,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大米安全消费科普知识》,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大米的营养价值

  大米中不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还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素。       

  蛋白质:大米中蛋白质含量虽然不高,只有8%-10%,但是与其他谷物蛋白质相比,米蛋白氨基酸组成比较合理,容易被消化,不易造成过敏,因此常用做婴儿食品的原料。

  脂类:大米中脂类分布在糊粉层和胚芽中,以甘油三酯为主,少量的植物固醇和卵磷脂。在大米加工过程中,糊粉层和胚芽被碾去,所以大米的脂类含量很低,约1-2%。 

  碳水化合物:大米的碳水化合物集中在胚乳中,平均在70%左右,主要为淀粉,占90%,剩下的10%为糊精、果糖和膳食纤维等,大米是人类最理想最经济的热能来源,占人体热能来源的60-70%。

  矿物质:大米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主要有Ca,Fe,Zn,Mg,Cu,Mu等,主要存在于糊粉层和皮层,在加工过程中容易损失,所以,我们不主张过度加工,吃精度很高的大米。 

  维生素:大米中B族维生素含量较多,主要分布在糊粉层和胚芽,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其含量。 

  大米种类的划分和定级

  大米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大米》(GBl354—2009),分为三类:

  (一)籼米     

  用籼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按其粒质和籼稻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

  早籼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晚籼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二)粳米

  用粳型非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按其粒质和粳稻收获季节分为以下两种:

  早粳米:腹白较大,硬质颗粒较少。

  晚粳米:腹白较小,硬质颗粒较多。

  (三)糯米

  用糯性稻谷制成的米。按其粒形分为以下两种:

  籼糯米:用籼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的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黏性大。

  粳糯米:用粳型糯性稻谷制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椭圆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我国大米质量是根据加工精度、碎米与其中的小碎米、不完善粒、杂质最大限量为定等指标。根据国家标准《大米》(GB l354—2009)规定,大米按其加工精度等指标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四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