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六旬老人的算盘记忆:全乡几百人把珠算当副业
吴胜兵演示珠算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李丹 实习生 刘洋伶 摄影报道)珠算申遗成功的新闻,一经报道,勾起了多少人埋藏心中的那段有关珠算的儿时记忆。吴胜兵,就是其中之一,59岁的安岳县白塔寺乡人,看到本网报道后,立即打进热线,要与我们分享60年代那段与珠算共度的儿时回忆。之后,全乡几百号人,还把制作算盘当做“副业”,小日子也因此过得很是滋润。
乡上会计拨盘飞快 听到声音都觉得洋气
1954年出生的吴胜兵,今年已近六旬,曾是乡里的回乡知青,做过老师,也在制片厂待过,一提起珠算,言语中满是激动和兴奋。“我们小学的时候学过。”吴胜兵回忆,第一次接触算盘的时候,是在小学三年级,当时自己十岁,也不太懂,就是觉得好玩,“以前也看乡里的会计打算盘,打得飞快,真是又过瘾,又觉得羡慕。”
在那时,“将来当一个会计,打算盘”,甚至成了吴胜兵心里的小小梦想。“那时候,不仅会计要用到算盘,大人出去割草、捡粪这些,都是要用算盘记工分的。”吴胜兵直言,老话说“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那时的自己对珠算是情有独钟,看到那些计算的人把算盘拨得“啪啪”直响,心里真是羡慕得很,“好洋气哦,那可是一个技术活儿哒”。
甚至到了现在,吴胜兵还能准确叫出当时教自己珠算的老师名字,“因为他是我珠算的启蒙老师,也是那一个时代的记忆,似乎总有点情结在那里。”吴胜兵介绍,初中毕业后自己作为回乡知青,会计没做成,倒在村里教了几年书,“那时也痴迷算盘。”村里老会计打算盘,写不来字的时候,自己就在一旁帮忙写字,顺便学习打算盘,“心里很是开心。”
几百号人造算盘当副业 小日子过得滋润巴适
聊起对算盘的回忆,吴胜兵便滔滔不绝。“小时候去读书都会背着算盘,因为是木头做的,容易磨烂,我三年就磨烂了两把。”吴胜兵笑言,为此还挨过母亲的打,因为每一把算盘要花去大约两元钱,在那个年代,可是不小的开销。
到了70、80年代,生产队上有人开始制作算盘,随后不久当地很多村民就跟着开始一起做。“因为乡上长了很多适合做珠子的马柳光树。”吴胜兵介绍,马柳光树的树皮棕褐色,不仅光滑、不易烂,还好看,大家都选择它来做珠子。
质量好一点的算盘,一般拿马柳光树、黄连树做珠子,质量差一点,就拿青木树做珠子,柏树一般拿来做架子。“先把珠子做起,然后串在架子上,最后再上漆。”吴胜兵说,乡里有近百个生产队,总共有好几百号人都把制作算盘当做副业。
“除了人力和油漆,基本花不了什么成本。”那时候村民白天在庄稼地里干农活,晚上就做算盘,吴胜兵介绍,手脚利索的,一晚上就能做好几百个珠子,可以串称几把算盘,然后再拿到市场上去卖,“卖给小学生,或者银行,有些远点的,还运到云南、贵州去。”
吴胜兵算了一笔账,好的算盘能卖两三元钱,质量差一点的可能就几毛钱。一个家庭,一个月算下来,还是会有好几十的额外收入。“家里就拿来买米买衣服。”吴胜兵坦言,在那个年代,这个副业带来的收入很是客观,大家的日子也因此过得有滋有味。乡里一个村民还因为销售算盘有了点积蓄,然后去做塑料、采矿等生意,“在村上修了一个大房子。”
电算取代珠算 会用算盘的人越来越少
今年37岁的吴先锋是吴胜兵的侄儿,也是白塔寺乡的初中老师,教书已经有10多年了。“我就教数学和物理,但现在基本不用珠算了。”吴先锋解释,社会发展很快,电算已经取代了珠算,自己小学的时候也学过珠算,但现在的乡里小学也很少用了,反倒是一些银行和信用社还在用,“可能是一些老会计,手法快,比电算更快更准。”
现在国际商贸城做服装批发的吴胜兵坦言,自己对珠算还是情有独钟,仍然觉得学习珠算很重要,“我们当年很多朋友,因为珠算好,读书出来就去当会计,或者政府部门和保险公司等地工作,现在发展都很好。”吴胜兵说,自家两个孙子以后回老家时,也会让他们学习珠算,自己来教。
“现在咱们珠算又申遗成功了,应该让后代知道中国的这个传统技术。”吴胜兵认为,珠算不仅是一门不可丢失的技术,更是中国的一项宝贵遗产,要好好保护和传承下去。
互动>>>>
聊聊我们对珠算的回忆
说起珠算,这可是激起了70、80年代人们的集体回忆,不少网友在网上展开热烈讨论。网友“仙人掌仙人掌-要开花”高喊,“除了加减,还可以乘除、指数、开根?珠算真可以号称高大上!”也有网友感慨之前所学珠算大有用处,“刚参加工作那会,珠算要考级,评职称也要用;儿子上幼儿园也学过珠心算,这对他后来奥数竞赛获奖、能去北大求学起了重要作用。”
亲爱的读者,你有哪些关于珠算的记忆呢?和那些木制、铁制的算盘,又有怎样的独特情结?即日起,你可以拨打我们的新闻热线86757777,或者关注《天府早报》官方微博、微信并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故事!
链接>>>>
中国部分珠算博物馆
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
2004年12月开馆,2007年12月由国务院批准冠名。该馆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由南通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珠算协会共同兴建。博物馆占地30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馆藏珠算文物史料10000余件,主体建筑新颖独特、错落有致。馆内有珠算史厅、算盘精品厅和紫檀算盘厅。
山西祁县珠算博物馆
该珠算博物馆,位于祁县古城东大街主院内,较系统地向游人展现了目前征集收藏部分珠算资料和近千种各式各样的算具,揭示了作为晋商文化精髓珠算的博大和精深。馆内陈列着古代原始的算具模型和各个时期的算盘,还有较全面介绍珠算算法、算理的古代书籍,是一家专门收藏、研究、弘扬珠算文化的博物馆。
浙江国华珠算博物馆
该馆位于浙江临海市,始创于1993年,目前拥有6个展厅,1300余种馆藏品算具,3000多件珠算史料、书籍、图片等。馆藏以“四最”为特色,即世界上最大的巨算,长6.52m,高1.68m,重1008kg;档位最多的算盘,长6. 12m, 225档,1575颗算珠组成,可供15人同时使用;最重的金属算盘,全铜浇铸,明式鼓形珠,7珠、9档,重589kg;最小的算盘,以纹银精制,仅0.5 ×10cm,档如发丝,每颗珠借助针尖能拨动自如,堪称世界“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