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一女子9岁时被邻居拐卖 离家55年终回家见母亲

24.11.2014  14:48

  四川在线资阳频道消息(张锐恒 雷小龙 记者 李百灵)11月23日13时许,简阳市踏水镇油房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载有王小梅(化名)一家的警车缓缓驶进村庄,几百名乡亲站在路边迎接,现住甘肃省兰州市的王小梅在简阳市公安局民警的陪伴下,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家乡。

  “妈,我回来了,回来了……”在亲人地簇拥下,王小梅跌跌撞撞地扑进了老母亲的怀里,失声痛哭,哽咽地叙说着无尽的思念。

王小梅向民警赠送锦旗

   9岁 家贫寄养被拐卖

  1959年,王小梅的父母迫于生活的无奈,只能将年仅9岁的三女儿王小梅抱给村里的邻居寄养,不料邻居将王小梅拐卖到了陕西省咸阳市一个偏僻的村庄里,王小梅知道自己被拐后,每天哭闹不停,时刻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噩梦并未结束,王小梅又再次被转卖到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一个更加偏远的村庄里,在这个村庄里,王小梅受尽了折磨,吃尽了苦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小梅偷偷跑出向当地政府求救,并被一位好心市民收养,在养父一家的帮助下,王小梅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并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大学,毕业后考入兰州某医院工作。

王小梅一家团聚

  王小梅被拐走后,其母亲袁珍(化名)悔恨不已,多次到四川成都、资阳、简阳等地寻找女儿,但都杳无音讯,袁珍从此陷入对女儿的无尽思念之中。

   65岁 民警“给力”续亲情

  转眼五十多年过去了,王小梅虽已成家,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但每当佳节临近时,她仍抑制不住对四川亲人的思念,经常以泪洗面。几十年里,王小梅尝试着向记忆里的四川简阳老家寄去了几十封信,但始终没有任何回音。

  转眼,王小梅已经是六旬的老人了。

八旬母亲袁某珍给女儿擦眼泪

  她的女儿马文文(化名)已经参加工作,看着母亲如此思念老家的亲人,就暗暗决定一定要帮母亲圆了这个“回家梦”。马文文多次托人前往四川省简阳市寻找,但始终没有一点亲人的消息。2014年11月,一次偶然的机会,马文文寻找亲人的诉求被“宝贝回家网”的志愿者发现,并立即转载到“宝贝回家网”的主页上。

  11月中旬,资阳市公安局关注到王小梅寻亲的消息,并立即转发给简阳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打拐中队。接到消息后,民警立即与王小梅一家取得了联系。经过询问,民警详细了解到王小梅的家人曾住在简阳市踏水镇,但具体的地址早已忘记。为了尽快帮助王小梅找到亲人,民警根据仅有的线索,立即到简阳市踏水镇展开走访调查工作,并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对全镇所辖的村庄进行人员信息比对,通过近4天的不懈努力,发现家住简阳市踏水镇油房村的袁某珍被拐女儿信息与王小梅的信息相符合。赓即,民警采集袁某珍的DNA与王小梅进行比对,最终确认王小梅就是袁某珍失散了55年的女儿。

王小梅向母亲敬茶

   55年 多年夙愿今团圆

  11月23日10时许,王小梅一家,手捧“不辞辛苦寻人忙,人民警察恩难忘”的锦旗来到简阳市公安局,感谢简阳民警的倾力帮助,圆了其55年的回家寻亲梦。

  “妈,我回来了,回来了……”11月23日13时许,在亲人地簇拥下,王小梅跌跌撞撞地扑进了老母亲的怀里,失声痛哭,哽咽地叙说着无尽的思念。待王小梅一家情绪平复,民警向这家人送上诚挚的祝福后言告别,耄耋老人袁某珍握着民警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她说:“55年了,我以为这一生也见不着这个女儿了……”(新闻热线:028-26221630)

  (以上姓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