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筠连黄牛》团体标准通过专家审查

12.04.2017  11:03

  4月11日下午,筠连县养牛协会在筠连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三楼会议室举行了筠连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筠连黄牛》团体标准审查会,与会11名专家(筠连县人民政府钟声远、宜宾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王顺强、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宜宾办事处张莹、筠连县畜牧水产局刘后林、杨勇、唐亚军、唐素君、王彬俊、罗永灵、筠连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李再强、维新镇顺阳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陈波)11名专家听取了标准起草组6人(筠连县养牛协会王成、曾均、筠连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刘聪、杨杰、筠连县筠洲信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陶光贵、筠连县川苗食品有限公司陶舣)标准编制情况汇报及相关说明,筠连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钟声远、宜宾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科科长王顺强分别担任专家组正副组长。

  筠连黄牛属川南山地(黄)牛(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5月《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牛志》第131页)中最大的类群、品系,在筠连县有悠久的种源历史:1980年8月在落木柔区政治乡拱猪洞发掘的“筠连人”臼齿化石共生的17种动物就有“”,它证明了筠连县在四万年前就有智人居住时同时就有牛的踪迹。嘉庆十七年(1812)《高县志》记“苗子,畜牛马为生……婚姻聘用马牛布匹,祭祖宗以宰盗取之牛为敬”。民国37年(1948)6月《续修筠连县志》称“筠连山牛”,并曰“山牛黄色,种山者畜之”;1960年8月《宜宾农业(1949~1959)》定“筠连黄牛”至今。2005年1月获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肉牛)认证(WCH0500242),2016年7月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通过询问、答疑等形式,11名专家一直同意通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筠连黄牛》团体标准审查,要求起草组尽快修改完善、公告发布。筠连县十分重视筠连黄牛系列标准制订,此前拟草并已发布了企业标准3个(四川宜宾市畜旺饲料厂《肉牛精料补充料》、筠连县筠洲信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黄牛干巴(腌腊肉制品)》、《手撕黄牛干巴(酱卤肉制品)》)、团体标准1个(筠连县向阳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春风肉牛养殖技术规程》)、地方标准1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筠连黄牛养殖技术规范》),加上此次审查的团体标准(筠连县养牛协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筠连黄牛》),基本上形成了包括筠连黄牛在内的筠连县肉牛产业标准化体系,既增加了全县养牛老百姓收入,又促进了筠连县整个肉牛特色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文/筠连县畜牧水产局 王成、唐素君  图/筠连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邓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