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医联体破解群众就医难

24.10.2014  18:46
筠连:医联体破解群众就医难 来源:宜宾日报
  本报讯(周万刚 詹杰)10月22日,笔者自筠连县获悉,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整体服务功能,今年以来,该县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建立县乡联动医疗卫生一体化即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是指在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规划片区内,由县级医院牵头与数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同组建联合体),实现人、财、物的统一管理,构建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分工运行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格局。
  据悉,该县医联体建设将按照片区规划,先期整合医疗服务网络,形成纵向一体化的医联体,提高医联体内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协同能力,以横向一体化的模式逐步提高医疗服务连续性和协同覆盖能力,通过“上下一体化、大小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医疗服务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均衡化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通过建立医联体,更能实现患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该县根据双向转诊的临床标准,结合专科会诊意见,建立会诊、转诊档案,按照患者自愿、分级诊治、连续治疗、安全便捷和尽量减轻患者就医费用负担,并将各级医疗机构的医保费用单独支付调整为对医联体进行统一预付,居民就医模式则由居民分散就医调整为选择在医联体定点就医,通过医保措施,逐步形成了居民“社区首诊、梯度就诊、双向转诊”新模式。
  如何做好医疗联合体的管理?对此,该县成立了“县乡联动医疗卫生一体化”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医联体委员会”),负责辖区内医联体的建立规划、运行指导、质控监督与考核评估等工作,统筹规划,协调解决医联体建设、运行中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医联体也成立内部日常运作管理机构,统筹协调医联体内部各医疗机构总体发展规划、资源统筹、学科布局、人员培养等重大事项的决策管理。
  “通过建立联合体医疗服务分工协作机制,整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纵向资源流动,促进分级就诊机制的形成,为群众提供分级、连续、节约、高效的医疗服务,尽快实现农村居民‘30分钟健康圈’。”对于医疗联合体的建立,该县卫生局相关负责人持积极的态度。
  惠民生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