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发布十大政策措施 促高校院所在蓉协同创新 

18.08.2014  22:53

        中新网成都8月18日电 (付敬懿)1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出台了《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协同创新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以“十大政策措施”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本地转移转化和产业化。

        据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唐华介绍,《措施》重点围绕破除高校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固有“枷锁”,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蓉转化运用,建设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成果转化,释放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等方面提出了十条具体措施。

        据了解,成都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中心,拥有四川大学、电子科大等高校53所,中科院成都分院等国家级科院机构30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45个,是全国高校院所最密集的城市之一。

        “科技成果的管理改革是科技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唐华表示,目前高校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分配制度极大影响了成功转化的积极性。在此次《措施》中,支持高校院所自主处置科技成果、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可按不少于70%的比例用于人员激励,得到成都市各大高校的大力赞成。

        唐华还指出,《措施》着力建设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载体,最高1000万元支持国内外高校院所与区(市)县共建协同创新试点示范区、对高校院所新建的创新创业载体和入孵企业给予经费补贴;聚焦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蓉转化运用,按照技术交易合同交易额的8%给予技术交易三方补贴、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政策"一事一议";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成果转化,设立天使投资引导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高校院所科技人员领办企业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贷款支持。

        同时,为进一步推动在蓉高校院所在编在岗科技人才兼职和在校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措施》重点鼓励国家“千人计划”、高校院所“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在蓉创办企业,最高可获得100万研发费用支持;鼓励在蓉高校在校学生到校院地共建的创新创业载体创新创业,创新创业实践业绩可按照相关规定计入学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