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师答记者专访:新媒体增强教学交互性

25.12.2014  23:04

   少华按 :前不久,我的前辈同事涂光晋教授和我分别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以自己在高校评论教学中的观察和感受回应了他的一些问题。今天《科技日报》发表了《教师更应重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高校名师谈新闻评论教学变革》。

  我将自己对记者提问的直接回答,也附录于这篇专访之后,见报文章的篇幅包容不了这些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这篇报道的标题中虽有“教学变革”字样,又似乎放在“教育改革”的栏目中,但对于我来说,“变革”和“改革”都谈不到,都不敢当。我只是一个讲评论课的教书匠,而已。因此回答的,也只是评论教学问题。

   教师更应重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我认为上课玩手机不一定会影响听课效率,比如当老师讲到新的知识点时,我可以及时用手机查阅相关信息。”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节新闻评论课上,在讨论一篇名为《收手机并非解决“低头族”难题的正解》的评论的论证资源时,一位同学这样说。

  这篇评论针对的是不久前某高校推广“无手机课堂”(学生课前将手机关机或调静音,放在教室门口统一袋子里,课后自行取走)的新闻事件。

  笔记本、无线wifi、智能手机、ipad……新媒体时代下,网络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使这些教学资源离课堂更近了。讲台上老师的电脑可以连接互联网,教学中涉及的事物或作品,学生马上可以在网上搜索出来。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教育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革。近些年来,我国新闻专业的在校学生增长迅猛。媒介融合趋势给应用新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新闻业务重镇的新闻评论教学,亦发生很大的变化。

   新媒体增强教学交互性

  马少华,这位曾经在业界享有盛名的评论员,如今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评论的教学岗位上工作已有十四个年头。在他看来,网络条件和新媒体因素,无疑增强了教学的交互性——前所未有地拓展了教学交互性的可能性和边界。

  马少华告诉记者,他从2006年起开始写作评论课教学日志,在把课上讨论的问题上传到自己的教学博客上,与同学们在网上延伸课堂讨论,媒体的评论者也可以进来参与交流。

  但这样的教学日志,仍然是以马少华本人为主的。然而,就在最近,自从与一些学生互加微信后,一位叫李元昊的同学把自己的微信公号推荐给马少华,马少华上去一看,他公号上的一些文章正是这位同学自己对课堂所讨论问题的记录和思考——这等于同学自己的“教学日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日志。马少华便在微信朋友圈推荐了这位同学的“教学日志”,引起了媒体评论界的朋友对他的关注。“你看,新媒体就这样打开了教室的边界;同时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马少华说。

  当代社会整体上的议论风气和开阔的观点表达空间,也为评论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马少华介绍说,人大新闻学院有一个学生媒体《新闻周报》,每期第二版就是评论版,同学们在上面议论校园事物、社会事物,兴趣盎然。每次上课前,马少华都事先阅读当期《新闻周报》上的学生自己写的评论,在课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并和大家一起讨论。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因为关注到同学自己的日常写作实践,就能够激发同学近切的评论兴趣。

  “可以说,评论教学条件最大的变化是学生自己离评论更近了。这对于评论教学来说,是非常大的利好。”马少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