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创业大讨论】紧抓战略机遇 勇于追求卓越

20.03.2014  10:41
 

 

 

 

        本网消息(生物产业学院 供稿)为深入理解学校“第三次创业”的背景、重要性和必要性,领会其精神实质,结合实际探讨本部门在“第三次创业”中应有的作为,在前期举行学院科级以上干部讨论会、分系部进行讨论的基础上,3月18日下午,生物产业学院在6108会议室召开了以“紧抓战略机遇勇于追求卓越”为主题的“第三次创业”全院教师大讨论。屠火明书记应邀出席了讨论会。


          屠书记以“大学是一幅画,教师是作者,需要我们共同描绘”开篇,回顾了学校第一次、第二次创业的历史背景和成就;结合学校与省内部分本科院校、部分副省级城市大学综合实力的比较,详细阐释了学校“第三次创业”的内涵、目标、核心、保障和抓手,希望大家清楚把握学校所处的历史方位,要求全院师生抓住“第三次创业”的机遇,集中智慧,团结一心,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提高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上为学校做出应有的和更大的贡献。


        围绕屠书记对“第三次创业”的解读和对学院的希望,学院老师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就在学校“第三次创业”中学院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进行了热烈讨论。张蓉书记首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成都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动情地感叹学校取得现在发展成就的不容易并希望师生一定要珍惜。她认为学院应该在“应用”上大做文章,在培养符合省市支柱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上下功夫、显特色,在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上争取更大作为。郭晓强老师认为“第三次创业”是学院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必须牢牢把握并认真应对挑战,不断追求卓越,争取以现有四川省生物医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为基础积极申报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刘涛老师建议药学系老师将自己的科研方向和任务定位于为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服务;苟兴华老师认为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在教学中引入学科发展前沿和热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将来发展起引领作用;孙俊梅老师认为学院要更多关心教师知识更新问题,建议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进修机会和经费上的支持;王新惠老师认为学校“第三次创业”对青年教师是一个契机,青年博士应发挥科研上的优势,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现有的科研资源和平台结合,融入相关科研团队,逐步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邱爱东老师认为学生是学校的名片,教学应严把出口关,科研要强化团队意识,合力才能出更高层次的成果。


        最后,王卫院长结合成都大学“第三次创业”与学院发展,要求全院教师以教学为支撑,做好学术提高、学科发展,顺利完成四个过渡:本科教育向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过度、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过渡、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过渡、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希望全院师生紧抓战略机遇,勇于追求卓越。

     

        讨论会在热烈的气氛中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通过讨论,全院教师进一步认清了学校、学院所处的历史方位,进一步领会了学校的发展思路和目标。通过讨论,学院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激发和汇聚了发展的更大能量。

 

        (编辑 陈明慧 责编 练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