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入户登记
1月1日,眉山市青神县普查员段丽筠(右)和普查指导员李建平入户登记。张欢 摄
入户登记第一天,记者从青神县发回现场报道:
1月1日上午9点,在眉山市青神县青城镇凤阳社区东街42号经营孕装生意的程天娥迎来两位特殊“客人”。“老板,打扰一下。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今天入户登记,麻烦配合一下。”社区主任李建平走进店内,紧随其后的是社区文书段丽筠。不过,今天两人的身份与往常不同,前者是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指导员,后者是普查员。
与段丽筠、李建平一样开始入户登记采集数据的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全省共有11万多名。首次实现信息化普查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到底是怎样入户登记的?本报记者从青神县发回现场报道。
信息普查员“老少配”
段丽筠打开手中的一个类似小型平板电脑的PDA(手持数据采集终端),登陆“中国经济普查”界面后,出现一张电子地图,段丽筠很快输入自己所在的地址。“室外定位,室内采集。我现在就是通过电子地图,通过GPS定位,为的就是搞清楚普查对象的信息,同时也能对普查员形成网络化监督,看看数据是否实时实地录入。”“老板放心,这个数据我们只用在经济普查上,专用,保密。”曾参加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李建平说。拍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时,拿着拍觉得不够正、放柜台上背光……几番折腾,李建平和段丽筠在店里找了个小桌子,把执照端端正正放好才拍出满意的照片。
拍照后,段丽筠开始数据采集。“店里有几个人?2013年有没有在网上卖过商品……”段丽筠一边问一边输入PDA。但在保存时PDA上总提示:“联系电话不能为空,全部为数字组成。”段丽筠连试几次,都没成功,有点急了。“必须现场保存才算完成。”旁边的李建平帮着出主意,“是不是需要输入区号?”“对了,保存成功!”
李建平和段丽筠搭档也很有讲究,一个53岁,一个27岁。省普查中心副主任孙彩凤介绍,老少搭配是在此次普查中的常用模式,年纪稍长的普查指导员对社区较熟悉、有一定威望,便于入户登记;年轻人反应快、接受能力强,负责操作设备。
实战一天后再总结
从孕装店出来,他俩走进隔壁“刘包包”店铺。“为啥不输入我广告牌上的名字呢?”“就像小名和身份证上的名字,普查登记肯定要以身份证为准。”当天上午,李建平和段丽筠对商铺进行了逐一入户登记。中午12点,两人已普查了12户,但段丽筠觉得问题不少:行业代码记得不熟练易输错,普查对象对有些登记信息不理解。
就在段丽筠普查“实战”的时候,盐关村普查员陈霞和林晓琼抽空赶来观摩。“盐关村处于城乡结合部,拆迁也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比较分散。经济普查要求高,我们俩年纪稍微大点,PDA用得不太好。”林晓琼觉得,“磨刀不误砍柴工”,为了保证数据采集质量,“前慢后快的节奏可以有”。
青神县统计局局长陈冬梅介绍,按照该县的普查计划,第一天普查入户登记后要召集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开分析会,把第一天实战中的问题总结出来、解决好,开了好头,才能推进更快。(记者 董世梅 王成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