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王正前:扎根基层建功扶贫
记者 盛伍
旺苍县水磨乡广福村第一书记王正前,是市科技局的一名高级农艺师,市科技拔尖人才,从学校毕业以后一直在农业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在农业战线上摸爬滚打25年。
到广福村当第一书记前,王正前专门买一个背包,每次进山要装三套内衣,两条裤子,一些换季的厚衣服,另外还有雨伞等,背包很沉,一年下来,练成了铁脚板。
发展产业才是贫困村脱贫致富出路。广福村以前也在种植天麻,但一直没形成气候。也有种植猪苓的,虽然猪苓产量高产值高,但猪苓前景不乐观,属下行产业。
王正前认为,作为第一书记,在产业发展上一定要头脑清新,要在传统产业上有创新、有发展,因地制宜上做文章,不能标新立异。“经过充分论证,决定改为发展乌天麻,而且要大搞,生产有规模,技术按规范,产品上档次,要形成一村一品。”
产业发展必须有技术支撑。针对全村发展产业缺乏技术的问题,王正前组织了全村78户贫困户,开展了天麻林地栽培、核桃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的集中培训。联系西南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上门把脉。“今年3月栽培天麻时,我们组织了科技小分队,分成8个组,天天奔在天麻栽培现场,手把手地教大家栽培天麻,同时为村民赠送相关技术资料350余套,有效利用专业特长服务产业发展,深受群众欢迎。”
针对贫困村农户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思路不清,眼界不开等问题,王正前带着他们到陕西宁强、四川江油等地学习技术,到贵州毕节大方县参加全国第四届天麻生产会议,而且还专门设立了展台,展出了自己的产品。李世袭是一位老上访户,他参会后说,“王书记,今天才明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
发展产业需要资金,王正前向省市相关部门申报了乌天麻项目,筹集资金60万元,引进了赤健中药、博创农业等企业进村开发,依托金融扶贫政策,协调三江信用社到村开展金融服务。全村共争取金融扶贫资金160多万元,今年又申报了乌天麻相关项目,到位资金100万元。
科技人员必须要到基层,一线才能创新,王正前对此也深有体会。“我到村任第一书记,与生产更近,与实用技术需求更近,生产中有需求,就要不停地研究,就得有突破。”王正前当了一年第一书记,申报专利2项,而且发现新的种质资源。
【记者短评】
善为会为方能有为
第一书记工作很艰苦,但再难我们都要做,还要做好。正如王正前所说,做好第一书记工作凭的是共产党员在困难面前勇于站出来,靠的是农业科技人员对农业科技的执著追求,靠的是一个干部在攻坚拔寨中的职责担当。
现实中,部分驻村第一书记依然缺乏明确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在发展中由于不对路子,往往陷于蛮干盲干。这说明,仅仅有干事的热情是不够的,还得有善于作为的智慧。
农村工作要进得了门,认得到屋内的人,端得上碗才能与群众和谐相处,要走得来农村的路,吃得来农村的饭,干得来农村的活才能办得成事。这是王正前对农业工作的智慧。
一项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经过多年的文化沉淀才能形成,添加剂“催肥”的产业不能持久。产业也要具有一定的规模,背篼装不下,汽车不够拉,永远不能形成气候。这是王正前对广福村产业发展的智慧。
技术缺乏,主动为群众培训;思路滞后,带领农户开阔视野;资金瓶颈,申报项目用活金融政策。在具体工作,王正前用自己的智慧一一破解难题,打开工作局面。
这些智慧很朴实,本质上就是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创新。
善于与农户打交道,善于处理与村干部的关系,善于当好发展产业的“领头雁”,这些都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难事做成好事,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