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大:以学科类竞赛为开放性训练平台,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08.10.2015  16:16

  2015年暑假期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评审结果揭晓,经全国竞赛专家组评审、全国竞赛组委会批准,四川师范大学参赛队获得多项国家奖。自1997年起,我校均派代表队参赛,此类竞赛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强项,但我校代表队历年来多次取得国赛、省赛优秀成绩,这与参赛学生的勤奋学习和老师的辛勤教导以及学校、学院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2015年我校参赛队获奖合影留念

  1997年,四川师范大学代表队第一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获得全国二等奖;1999年,我校两支参赛队均获全国一等奖,其中一支参赛队成绩十分优异,全国高校排名并列第三、全国高等师范类院校排名第一、四川省内高校排名第一,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竞赛的颁奖礼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01年,我校参赛代表队凭借“自动往返小汽车”课题获得国家二等奖;2003年,我校的两支代表队均获得国家二等奖;2012年,川师大代表队做为比赛队中唯一一所非985、211的师范院校,受邀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邀请赛,获得国家三等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今年的竞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国家一等奖一项,国家二等奖两项。来自工学院的三名学生通过参加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暑期培训,获得了四川省二等奖的好成绩。


2013年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学生集体合影

  十八年以来,每届电子竞赛之前,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老师们都会利用暑假期间面向全校工科类学生开展电子竞赛培训。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学生们的学习成果除了自身刻苦努力之外,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也很重要。参加电子竞赛的老师们自愿放弃暑假的休息时间,每天和学生们一起讨论、组装、测试,经常是在实验室里从早待到晚,入夜才回家。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更是和学生们一起吃在实验室,住在实验室。学生们也是十分刻苦,培训期间无休息日,早出晚归,一心扑到培训上。


校党委副书记唐尚朴(左二)到学生竞赛培训现场指导工作

  成绩的背后,除学生与老师们双方的努力外,究其根本,离不开学校及学院的重视与大力支持。在暑期培训期间,学校领导经常来看望同学与老师们,给大家鼓劲,在硬件配备上,更是无条件支持。历年来,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全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加强理论基础,拓展知识范围、突出专业特色,提高工程能力”的培养思路,以科创项目训练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学生积极申请或参与科技创新实验项目、开放实验项目、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学生的工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祁晓玲副校长(右一)到学生竞赛培训现场指导工作

  2015年9月9日,教育部官网发布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提出,实验室应注重人才培养,吸引优秀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支持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注重研究成果向教学内容及时转化,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学生跨校交流和联合培养。事实上,这是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一直响应的号召,学院构建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室,每年有选拨性地吸收本科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通过制定《实验中心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措施确保开放实验室的有效、规范、安全运行,降低了本科生进入实验室的门槛,明确了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的目的性,训练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发挥了实验室的最大功效。

  做为一所师范类院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比起一些工科院校还有一些不足,但是我们相信,通过学校领导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素养会进一步提升。


暑假期间参赛学生在调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