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站-站”合作模式 联合开展稻鸭共作技术合作

13.07.2016  01:09

  稻鸭共作是利用家鸭作为“活机器”为稻田除草、防病治虫、施肥(追肥)、薅秧等过程,达到生产优质安全稻米和生态鸭的目的。稻鸭共作在我省水稻主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每年应用面积在几十万亩至一百万亩左右,稻鸭共作效益显著。 一是控害效益显著。 据调查,稻鸭共作对杂草防效达82%,对二化螟防效为91.83%,对稻飞虱防效为80%,对稻纵卷叶螟防效为82.78%。 二是经济效益显著。 稻鸭共作水稻一季减少2~4次施药,每亩可节约农药防治和人工成本100余元;每亩养鸭15~20只,养鸭收益可达1000元以上。 三是社会效益显著。 稻鸭共作缓解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减轻了化学农药对施药农民的健康影响,提高了稻谷质量安全,生产出了优质的“生态鸭”或“虫草鸭”。 四是生态效益显著。 稻鸭共作区水稻少用农药,尤其是不使用高毒农药,并减少氮肥施用量,蜘蛛、寄生蜂等天敌和中性昆虫数量上升明显,稻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厅植物保护站和省畜牧总站建立“站-站”合作模式,成立合作组,开展技术合作共同推进稻鸭共作技术的标准化;整合双方项目资源,探索可行的组织模式和推广机制,进一步推进稻鸭共作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种养融合、种养效益共同提升,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