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客站年初一客运量最少的日子 安保一环不松
每一辆出站的客运车,都装着几十个家庭的幸福
□本报“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
2月8日发自成都东站汽车客运站
2月8日,大年初一,早上7时51分,多数人还沉浸在跨年的梦中时,成都东站汽车客运站第一班客车即将出站。
川AG0378“成都—威远”的大巴车从站台驶来,停在“出站安检口”门前,早已在门口等候的安检员欧阳舟箭步跨上车,清点车上人数、提醒乘客扣上安全带后,在“安全检查记录卡”剩余的两处空白位置填写:“核载人数:30,实载人数:29+1。”驾驶员拿着记录卡和出场单交由另一名安检员陈凤杰。在核对、录入信息后,客车被允许出站。“出站车辆绝对不能超载,乘客也必须系好安全带。”欧阳舟说,自己所在的岗位是客车出站前的最后一道安全关口。他们4人一班,轮流进行上车安检和数据录入。春运以来,车站客运量节节攀升,高峰期每分钟有3辆车排着队出站,3人安检、1人录入,忙得轱辘转,而“今天还好,年年除夕、初一客运量都少”。即便如此,家住蜀汉路的欧阳舟还是早早就出门,赶在7点半之前上岗。
负一楼的客车进站安全检查处,江坤站在一人多深的地下安检槽里,仰头检查大巴车底盘。“打个左向!”他手持榔头,敲敲方向拉杆,用力拉推几下,又凑近刹车片仔细地察看,然后来到车尾,用力敲打轮胎。“后胎没气!”他大吼一声,几步蹿到地面。“咋会呢,这是才换的新胎。”驾驶员嘀咕着,凑近右后轮。这里有两个轮胎,位于里侧的主胎从外表看不出好坏,江坤从车轮上方伸进榔头,又敲了两下:“气压不够,肯定被扎了。没有备胎的话,马上去补。”
川K51991离开车站,补胎去了,刚刚通过安检的另一辆大巴车驾驶员林元杰走过来,手拿“安全检查记录卡”,等江坤签字盖章。“他们检查严格得很哦!”看见记者在采访,林元杰“抱怨”道:“别说车胎了,就是车上一个灭火器没摆放好,他们都不让进站。不过,严点好,这样才安全!”拿着江坤开出的“车辆进站合格单”,林元杰来到旁边的调度室,将车辆信息交由工作人员录入电脑后,调度人员随即将车辆排班。
候车室安检口又是另一番忙碌景象。从售票大厅出来,凭车票才能进入安检通道。行包、饮料等经自动安检机通过,行人则从安检门行进,通过检查后进站。周小菲站在行人安检口,手持安检仪,对每一位旅客进行扫描。从上到下,身体从微倾到90度弯腰,几乎每一分钟,她都要重复一次这样的动作。“今天人不多。”周小菲说,高峰期每分钟要过四五人,一天下来,腰都是酸的。
宽敞的售票大厅,安保人员林长水全副武装地巡视,眼睛不离入口处。看,是巡视的基本功之一,“每个进来的人,我都要先‘过’一遍。”他说,若有神色异常、行为异常的,就上前去主动盘问,消除安全隐患。在售票厅、出站口、车辆进站口……几乎每一个有空隙的地方,都有安保人员值守。“今天我们的安保人员照常上班,和平常一样配备,每班近50人。”成都东站汽车客运站总经理赵阳说。2011年投用的成都东客站是成都市枢纽客运站,日均送客上万人,高峰期达2万人,初一反而不忙,日客运量3000人左右。但在客运量最少的日子,安保岗位一个不缺、安保人员一个不少、安保环节一环不松。“因为每一辆出站的客运车,都装载着几十个家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