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口子""逗硬" 不合格不准考科目二 你咋看?

20.05.2015  13:11


19日,成都新华大道二号桥路口,某驾校一位“站口子”的学员在维护交通。


穿着蓝背心、戴着小红帽,举着“遵守道法,向您致敬”的绿牌子……许多市民对这样一群人并不陌生,他们就是站在成都市多个路口进行“交通安全社会实践”的“交通劝导员”。

从今年5月初开始,成都市交管部门试运行交通劝导员电子信息系统,这意味着“站口子”的社会实践项目将“逗硬”执行,每个劝导员是否到岗、实践时间、最终成绩都将由路口执勤交警现场打分,并在电子信息系统中一一记录,最终和报名参加驾考科目挂钩。

逗硬

站口子”分数上网不合格无法参考科目二

交通劝导员制度,从2012年就开始执行了,以前并没纳入电子化管理,现在肯定比以前更规范了。”5月19日,成都市交管部门民警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将劝导员们的实践“成绩”实时录入,意味着相关信息实现电子化、联网化管理,“以前也常会有抽到要‘站口子’的学员,在规定时间不到场,或者时间没站够就提前早退。现在,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行的了。

记者在这个电子信息系统里看到,每个交通劝导员来自哪个驾校、被随机分配到哪个路口,以及各自社会实践的具体时间,都有详细记录。在“考核情况”一栏中,有“合格”、“不合格”和“空白”三种情况。

据介绍,在交通劝导员完成规定的“站口子”实践后,路口执勤交警将现场打分,“提前退场和懒散敷衍,都可能导致实践不合格,而没有到场的劝导员,考核结果一栏则是空白。在考核合格前,他们将无法参加科目二的考试。

学员没站够时间想早退 交警拒绝:不能开先例

黄先生的夫人彭女士今年4月在成都某驾校报了名,5月初通过了科目一的考试。在参加科目二考试之前,被驾校通知去猛追湾路口“站口子”。

驾校说的是去‘走下过场’,但是路口交警说‘不得行’,必须站满4个小时,不然不签字。没有这个签字,就没法报名参加科目二的考试。”黄先生说,时值工作日,因为之前以为不会太久,夫妻两人都没有向单位请假。他也担忧妻子在太阳下站4个小时,怕她身体吃不消。但交警说,不能开先例让她未站够时间就走。最终,彭女士打着伞站够了4个小时,拿到了交警签字“合格”的纸质考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