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川蜀农业强势雄起

01.11.2013  09:26

粮猪安天下,天府实名归”。川蜀文明孕育了天府之国的沃野和富庶,改革开放造就了四川农业的灿烂和辉煌。在新时期,如何在垫高的基点上寻求突破?如何在冲开“盆地瓶颈”上获得提升?如何端出一盘“色香味”俱佳的现代农业“大菜”?四川以“讨论形成顶层设计、园区统领‘四大’抓手、带动而不代替农民”的战略谋划,走上了一条独具“川味”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图为华蓥山上的现代农业示范区。记者冯克摄

        记者  唐园结  何兰生  周建豪  冯克  李传君  阮蓓  张艳玲

        沃野千里,灌溉自如,谓之“天府”。

        承载着辉煌古代文明的川蜀大地,地形多样,物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农业重地:

        历经两千多年仍运行不辍的都江堰,惠泽7市37县(市、区),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川西粮仓,实现了“黍稷油油,粳稻莫莫”的美好愿景;曾几何时,四川用不到1/16的耕地面积,提供了占全国1/10人口的粮食,农作物总播面积、畜牧业产值曾居全国之冠,“粮猪安天下,天府实名归”。

        然而,进入新世纪,与工业化、城镇化大力推进的速度、力度相较,四川现代农业建设日渐突出成为“四化同步”发展的“短腿”。以耕地为代表的战略性农业资源短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经营规模狭小,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一系列突出制约因素,使得四川现代农业深陷发展“盆地”,难以“突围”。

        绝不能让“天府之国”的美誉从此成为传说。从2008年开始,四川“跳出农业抓农业、围绕大局抓农业、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走出一条强力突围之路,洞开一片发展新天地。2008年,四川粮食总产量时隔八年重新跃上700亿斤的台阶,2012年更达到740亿斤;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01.4元,增长14.2%,增幅连续三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特色优势农业强势发展,马铃薯产量由全国第3位上升到第1位,油菜稳居第2位,茶叶、中药材等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产量跻身全国前列,2012年特色效益农业综合产值3495亿元,比2008年增长65%,农作物新品种申请和授权总量连续六年全国夺冠。

        丰收时节,本报记者踏访川蜀大地,梳理了四川现代农业突围之路的起点和方向,见证了这个西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的决心和智慧,也为天府之国焕发的崭新魅力和强势雄起的力量所感染、所激动。

        突围之纲:思路决定出路

        ——从行业规划、部门事务到党政决策、中心工作,从多部门“各炒一盘菜”到农业部门领头、各部门参与“共办一桌席”,从项目、资金“撒胡椒面”到“一个漏斗向下”,撬动四川现代农业发展的制度安排更有力、部门联动更顺畅、资金使用更有效

        地处中国西部内陆的四川盆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因其地理特点,使得经济整体开放实力不高,加之农业机械化程度低、有效灌溉面积不足,农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原先所属的重庆成为直辖市,也使四川的分量有所减弱。资料显示:2009年,四川在全国领先的粮食、油菜、蚕茧产量优势发生转移,国内生产总值、农业产值等经济指标在全国地位也有所下降,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仅居全国第22位。

        “超小规模农地经营的基本格局,是制约四川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四川省主管农业的副省长曲木史哈指出,人均耕地少,机械化程度不高,四川农地规模经营的难度较大,农业产业化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体实力不强,外向型企业不多,产业化开发不够、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这是农业资源优势无法成为产业优势的主要症结。

        对症下药,四川首先从顶层设计入手。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四川农业部门围绕向农业强省跨越展开了一场思想大讨论。

        “通过讨论,大家深化了省情意识,提升了农情认识,形成了发展共识:农业工作必须主动融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去谋划,必须跳出农业抓农业、围绕大局抓农业、用工业理念抓农业。”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说,全省农业部门进一步形成了“三个只要是”、“三个并重”、“四个更加注重”和“三个跨越”等一系列突破旧思维的新理念——

        以“三个只要是”统领四川现代农业的领导观、发展观、工作观:只要是符合政策的都大胆去试;只要是外地成功的经验都大胆借鉴;只要是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都大胆突破。允许失误,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

        以“三个并重”的工作思路推进四川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从注重抓粮食生产转移到与抓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并重,从注重抓农业生产转移与抓农业产业化经营并重,从注重抓农业微观管理转移到与抓农业政策法规等宏观管理并重。

        以“四个更加注重”的战略谋划加快转变四川农业的发展方式:更加注重调整结构,更加注重构建三次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更加注重产村相融,更加注重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以“三个跨越”目标明确四川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种植业大省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强省跨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农业部门的思想讨论成果、农业系统的思考实践、农民群众的期待诉求,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重中之重战略要求,经过深入调研,深刻总结农业系统和农村基层的探索实践,及时将一系列加强“三农”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上升为各级党委政府的文件,在全省形成了党政和全社会合力谋划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部署下,经过农业部门的努力,十大特色优势种植业写入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决定》;从2009年开始,四川每年都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现代农业推进会,连续下发《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关于确保粮食安全的决定》等多个文件;省政府牵头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全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粮食增产贡献突出的地方进行奖励;近几年每年批示涉农文件130件以上……如今,现代农业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现代农业建设的外部环境得到了强力优化。“政策更实了、手段更强了、形象更好了。”不少地方政府深有感触。

        四川现代农业发展顶层设计的创新效应,体现在从党政工作的中心位置来谋划部署上,落实在涉农资金的整合与运用中。四川在创新投入机制方面下了大功夫:由农业部门牵头,通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激活社会投入等手段,多渠道筹集资金。据统计,仅2012年,四川省农业厅会同财政厅、省发改委下达的各项农业资金就有148亿元,比2007年增长2.2倍,更重要的是,实行“一个漏斗向下”,由农业部门统一调配涉农项目资金,理顺了现代农业建设“谁主打,谁配合”的问题,放大了政策效应。在“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和“再造一个成都平原”工程中,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了由农业部门牵头,财政、发改、国土、水利等多个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相关规划、资金安排包括后期检查都由农业部门牵头部署,避免了以往多头管理的弊端。“两个再造”工程覆盖全省21个市(州),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按照每年建设200万亩的速度全面推进。         

        一系列重大项目成为整合涉农资源的平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引擎。现在的四川,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到哪里,项目资金就整合安排到哪里,吸引社会资本就投向哪里,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形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基础支撑。

        突围之径:落实是最大生产力

        ——从星星点点到带状块状,将优势资源集中到优势区域,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产业化经营思路,大抓整合。着力建设大基地、发展大产业、培育大品牌、打造大市场,以“四大”为抓手,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含金量

        思路有了,决策下了,最后要看行动和落实了。“之前四川农业是星星点点,现在四川农业是呈带状、块状发展。”任永昌说,2009年以来,四川切实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构想,改变“以前眉毛胡子一把抓,各地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强”的资源格局,转变为将优势资源集中到优势区域发展,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产业化经营思路,大抓整合、做大基地、搞大产业、做强龙头、做响品牌,全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呈现了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实现了规模、质量和效益的突破。

        深秋时节,广安市华蓥山上绿树成荫、花果飘香。在前锋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5200亩瞄准高端市场的设施农业基本建成,成片的蔬菜大棚沿着山坡向远处延伸。让记者震撼的不只是基地的规模,还有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油化环线公路6.15公里,蓄水池13口,无土温控联体式钢架大棚40个,并配套建成贮藏量1200吨的果蔬气调库1个和农产品进出口包装加工厂1个……

        据园区负责人介绍,该园区2008年11月启动建设,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打捆投入5400万元,共引进香港、台湾、重庆等企业15家,以发展设施蔬菜为主,配套发展优质龙安柚、优质葡萄、花卉及水产、蛋鸡、商品猪等,初步形成试验示范、蔬菜制种、种苗繁育、出口创汇、农超对接、休闲体验等“六大基地”。去年总产值达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35万元,辐射带动全区112个新农村,惠及全区12个乡镇近30万农民群众。

        在泸州市龙马潭区敦和村,满眼的桂圆树如伞如盖。“今年桂圆仅投产就有七八十株,林下还喂了几百只跑山鸡,一年收入两三万元没问题。”种植大户刘家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市场调查和因地制宜,该区建成了以桂圆为主的果业带,90%的村都栽种了桂圆树。区政府统筹安排专项资金1282万元支持标准化、规范化的桂圆示范基地建设,全面启动了房屋、道路、排灌系统和土壤改良等建设项目,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果农进行现场指导,支持桂圆加工、销售企业做强做大,大大延长了产业链条,全区桂圆效益已达到4000万元以上。

        这些只是四川大手笔建设大基地、发展大产业的一个缩影。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全省农业产业区域布局更趋合理,初步形成了以川南和成都平原为重点的水稻,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双低”油菜,凉山马铃薯,盆周山区中药材,赤水、金沙江河谷鲜食柑橘,彭州、攀西早市蔬菜,川西加工外销蔬菜,以及川西南茶叶等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带和主产区。而点缀在这一条条产业带和一片片主产区之间的是2009年以来建成的619个现代农业万亩亿元示范区,以及省政府认定授牌的59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

        另一方面,通过示范带动产业带和主产区的农民,激活了一池春水,促使以前单家独户的小农生产方式向规模、集中、集约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变,集聚效应也越来越多地在四川农村形成。在广汉市连山、金鱼两镇的农村,记者看到,高标准农田项目区都实现了田成方、路联网、渠配套、旱能浇、涝能排,核心区耕地质量全部达到省标农田3级以上标准。小麦水稻“专家大院”实现技术到田“零距离”、科技转化“一条线”、专家农民“面对面”,良种覆盖率、实用技术到位率均为100%,机播机收、灌溉、晾晒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村民黄明水10年前一家四口还仅仅耕作着两亩多耕地,如今他已是远近闻名、两次获得农业部表彰的种粮大户。在稻田边,黄明水高兴地向记者“”起了种粮成果:去年种粮面积达到1120亩,收获水稻414吨、小麦189吨,种粮总收入129万元,除去成本,赚了20余万元。

        在提质增效打造大基地大产业的同时,四川注重深化品牌打造,“请进来”、“走出去”等一系列连贯延续的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助推了农产品大流通、大市场、大品牌格局的形成。四川每年组织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西博会、绿博会和德国、日本、美国等国际食品博览会,连续多年举办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中国四川泡菜展示展销活动,先后推出大凉山、川藏高原、大巴山等区域品牌,四川省绿色食品(北京)展示交易中心也在北京正式投入运营。如今,四川“三品一标”农产品3069个,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以“四川泡菜”、“峨眉山茶”、“大凉山”、“川藏高原”、“宜宾早茶”、“广元七绝”等为代表的一批“川字号”区域品牌享誉全国。

        突围之本:带动而不代替

        ——选择什么产业、怎么搞,完全由农民自己说了算。政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主体地位,做到“到位不缺位、引导不包办”,保证农民真正成为现代农业建设主体,同时让农民充分享有现代农业发展成果

        作为一个800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比很大,在相当长时期内,还会有相当数量的农民需要继续留在农村,通过农业经营收入实现全面小康。

        “地少人多这一省情决定了四川发展现代农业,不能简单地走公司企业从事工厂化‘大农业’的路子,而必须通过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带动,以农民为主体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农民成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利益链上的重要一环。”任永昌说。

        为打破小生产格局,四川鼓励以多种形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吸引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和能人从事农业生产。截至2012年底,四川省流转耕地面积1195.8万亩,流转率为20.5%,土地经营规模在50亩以上的达到432.5万亩,占流转面积的36.2%。

        位于四川东北部的丘区农业大市——南充市,一道由政府主导、农民自主、龙头带动、金融支持,联结四方利益的“农民产业园”方程式,破解了当地农户长期以来“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无胆量”四道难题,更成为整个四川现代农业发展“以农民为主体、变‘代替’农民为‘带动’农民”这一特点的突出代表。

        “这就是我们农民自己的蛋鸡养殖产业园。”一踏入大林寺村,一排排黛瓦红房在青山绿水中格外显眼,养殖户周圣永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来:“龙头企业带领我们科学养殖,建起自动化、现代化的鸡舍,实行集约化经营,从种苗、饲料提供到喂养、防疫技术,都由公司统一管理,统一产品回收,一天收入高时可以卖到500~600元,一年算下来,现在的纯收入要比在外面打工高出1~2倍。

        2007年,大林寺村作为当地22个新农村示范建设村之一,利用75亩荒山、70亩荒坡和58亩稻田,进行农民产业园试点。政府拿出500万元成立了小额信贷担保公司,为全区农户贷款担保,最高可贷10万元,进行为期两年的贴息支持,同时制定严密的还款计划。这一机制撬动了资金的放大效应,引来了绿科禽业、大百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绿宝菌业三家企业,带动建设蛋鸡、生猪和食用菌三个园区,当年就吸纳了57户农户进园。

        “农民产业园模式,有效破解了农民资金的来源问题,变一家一户生产为较大规模的园区集中经营,既解决了农民在种养管理与技术等方面的难题,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规模效应,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南充市农牧业局局长向贵瑜告诉记者,更为重要的是,农民产业园区选择什么产业、怎么搞,完全由农民自己说了算,政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主体地位,做到“到位不缺位、引导不包办”。“政府的任务就是当好‘红娘’,促进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和农民产业园之间的有效对接。

        在大林寺村,经过坝坝会民主表决,当地农民采取产业自选、资金自筹、设施自建、园区自管的方式,选取了三大种养业,成立3个专业协会,订立产前、产中、产后管理公约。“这样,农民进入园区既是园区产业的投资者、生产者和管理者,又是直接参与园区建设的受益者,其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大大增强,创业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涨。园区成为企业的生产车间,龙头企业不仅获得了较大利润,而且扩大了经营规模和市场规模,得以壮大。由于政府牵头建立了一套贷款保险机制,也消除了金融机构的顾虑,可以说是四方共赢。”向贵瑜说。

        背靠龙头企业这棵大树,农民依托产业园区所获得的收入成倍增长:现在,园区养殖户每个劳动力一年就轻松养殖蛋鸡3000只以上,出栏生猪上千头,一个农户可以培育出食用菌10万袋,每户年均收入5万元以上。昔日的贫困村焕然一新: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使粗放的传统农业变成了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农民入园发展,成了产业发展的主人,变身现代农民;产业区域化布局、居住集中化建设,基础设施逐步与城市接轨,农村的整体环境、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展露农村就地城镇化的曙光。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农民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园区的主体,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比重日益提高,充分共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使得全省农民收入节节攀升,农村全面小康的目标越来越近。今年上半年,四川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818.6元,同比增长12.1%,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2个百分点,其中,来自农业经营的人均纯收入1999.6元,占全部纯收入的41.5%。

        几点启示

        从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到土地稀缺的丘陵山区,从省委省政府的顶层设计到各级各地农业部门的创新实践,从农业园区的累累硕果到农民账本的增收奇迹,记者真切感受到四川的现代农业突围之路,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举措有力,效果明显。

        建立领导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形成农业部门统领、各部门共同参与的新格局。四川以战略和全局思维,从全国农业农村发展全局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局来审视和谋划现代农业发展,建立领导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形成农业部门统领、各部门共同参与的新格局,解决了过去农业似乎谁都在管而谁都管不好的窘境。这是四川抓现代农业工作的最值得称道的经验。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着力在“聚集”上做文章,将各种资源集中于生产基地。无论是建设大基地,拓展大产业,还是走入大市场,树立大品牌,由于四川农业人多地少、多为散户经营的先天条件,要实现“四大”必须产生集聚效应。如何将资金、技术、政策等等要素资源迅速高效集中,改变以往“撒胡椒面”的低效做法?四川的做法是通过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在优势产业带上,将各种资源集中于生产基地,既做强了产业,做出了特色,也做出了亮点,产生了明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以往分散生产的农户,通过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实现增收致富。

        带动而不代替,充分保证农民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享有现代农业发展果实。四川带动而不是代替农民去发展现代农业,通过成立农民产业园等办法,把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民集中在一个园区内,结成产业联合体,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规模经营、工厂化生产和集约发展,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