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版稳外贸方案密集出台 扩进口成新动力

07.07.2014  13:22
核心提示: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公布已有月余,继外贸重镇广东率先公布25条地方版稳外贸落实举措后,山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公布已有月余,继外贸重镇广东率先公布25条地方版“稳外贸”落实举措后,山东、江苏、浙江、天津、四川等一批省市也陆续推出落实方案。

  和以往相比,新一轮“稳外贸”扶持举措中,补贴和照顾性质的政策少了,转型和引导性质的政策多了,重点推动进口、积极发展外贸新业态、进一步打破部门壁垒推进贸易便利化等内容得到凸显。

  方案进入密集落实期

  截至6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逐步好转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市场普遍认为,随着国际市场需求回升,以及外贸稳增长举措的逐步落实,我国外贸有望延续趋稳回升的势头。

  尽管外贸形势出现了好转,要实现全年7.5%的增长目标依然面临严峻挑战。据商务部有关负责人测算,要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从5月份开始,每个月进出口平均增速要达到11.3%。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青岛海尔(行情,问诊)集团欧洲大区市场总监孙叔宝认为,《意见》的出台表明国家层面依然将外贸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这为我们应对全球市场复杂形势、保持国际产业竞争力提供了信心支持。”

  广东省占全国外贸份额四分之一,省商务厅副厅长郑建荣说,早在6月初,广东就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版的外贸“稳增长”方案,其中既有“规定动作”,也有“自选动作”。“稳增长既要财政支持,更要优化环境,不适合的‘门槛’,该取消的取消,该降低的降低。”他说。

  紧随广东的步伐,我国多个省区市也陆续出台各自的外贸“稳增长”细化方案。其中,江苏等地采取类似广东的做法,也有一些省区将支持外贸举措放在一揽子经济“稳增长”计划中推出,还有一些省份则由相关部门分头制定具体落实举措。可预期的是,未来还会有更多省区市制订同类细化方案。

  扩进口和新业态成新动力

  从已出台的多个地方版细化方案看,扩大进口和发展外贸新业态,成为全年外贸“稳增长”的两大动力源。

  以广东为例,细化方案覆盖了推进外贸转型升级等7个方面,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把“稳外贸”的重心放到了扩进口上。“近期不论是国际市场自身变化还是人民币汇率变动,都有利于进口增长,而国内产业转型也需要加大进口力度来支持。”郑建荣说。

  进口什么?透过实施方案可以看到,先进技术、关键装备以及紧缺资源性产品排在前面,这些可以更快得到进口贴息;原油、煤炭、天然气等重要物资储备,进口也受到支持,增量部分可以得到贴息奖励;再有就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消费品进口,这类也会得到支持。

  在各地方案中,“外贸新业态”则是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动向。

  “和传统方式相比,外贸新业态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这里面包括了外贸综合服务、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其中外贸综合服务最为突出,深圳诞生了一批这样的企业,排名前五位的去年进出口总值达到200亿美元,今年能够突破300亿美元。”郑建荣说。

  和广东相比,江苏省的方案则对列入省级试点外贸新业态平台给予财政支持,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融资贷款给予贴息支持。山东省也准备在短时间内培育4到5家大型综合服务型企业。

  综合各地方案细节可以看到,在这一领域,扶持政策除了资金奖励外,还包括市场监管方式的创新,在报关等环节设立“绿色通道”,在跨境电子商务环节推行监管前置、清单核放、集中报关等,这些都会给外贸新业态带来最大的发展空间。

  推进贸易便利化成“重中之重”

  除激发新动力外,进一步改善贸易便利化也成为各地细化方案的“重中之重”。

  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不能将贸易便利化视为“稳增长”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但打破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减少互相重复的查验环节,比如通过大力推进“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流程的简称),降低企业出口成本等,仍然十分重要。

  目前,在各地“稳增长”细化方案中,贸易便利化都占据了重要位置。江苏省预计年内全省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率达到80%以上。正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天津则把这一区域内的一体化改革放在第一位,从7月1日开始,率先在北京海关、天津海关启动实施通关一体化改革。

  “和以往相比,此轮细化落实没有把重心放在政策照顾上,而是更注重引导产业转型和创新。靠退税、汇率等短期刺激举措保持竞争力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希望通过‘组合拳’引导企业形成新的内在竞争优势。”郑建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