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移动4G加速登场 最新盈利模式仍需探索

08.11.2013  17:30

  “本周一,移动在成都高升桥营业厅首次开售4G手机。包括索尼M35t、三星GT-N7108D、中兴9815、酷派8736在内的多款4G手机闪亮登场。4G手机在川开售意味着4G发牌、商用即将到来,同时标志着四川领先西部率先迈入4G时代。”近日,一条关于四川移动首次开售4G手机的消息被广为传播。

  在以四川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引领下,四川乃至西部似已逐步迈入4G时代。这对于区域内的移动通讯产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在移动率先发力4G业务背景下,国内运营商巨头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是否会作壁上观?运营商在4G来临之时究竟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金融投资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四川率先做好商用准备

  资料显示,四川在4G的建设和发展上走在前列。去年8月,成都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4G试点城市,也是当时中西部地区唯一的试点城市,2013年,全省预计新建基站1万个,实现全省21市州城区4G网络全覆盖。而从本次四川移动率先开售的4G手机情况来看,其新发布的4G手机分别为三星GT-N7108D、索尼M35t、中兴U9815和酷派8736,它们已率先获得工信部4G入网许可,支持4G、3G、2G等多种网络制式;此外HTC8088、三星note3以及海信、华为、天语、酷派等品牌的4G手机也将陆续上市。此次,4G手机的全川首销被认为是四川移动已经率先做好4G商用准备,“万事俱备,只欠发牌”。

  另一方面,有消息称,下个月中国电信的4G网络将在成都开始试用,而在4G市场被认为“最不积极”的中国联通或将在年底启动4G招标。

  对于四川移动率先发售4G手机的行为,华融证券TMT行业分析师郑及游认为,从区域内移动通信产业角度来说,短期对其他运营商的影响比较小,但从长期角度来看,3G时代的业务开展相对落后的运营商有望通过4G业务实现反超。“目前4G终端比较少,短期来看对设备运营影响比较大,长期则对内容运营影响较明显。”郑及游告诉记者。

  4G业务普及或需两三年

  据了解,中国移动是启动4G业务的最先试水者,其在年初宣布推动TD-LTE4G“双百”计划—— TD-LTE网络覆盖全国地市级以上的100个城市、采购超过百万部TD-LTE终端,建设20万4G基站,覆盖人口超5亿,建成全球最大4G网络。与之对比,早前在开展3G业务方面表现积极的中国联通在4G业务方面相对“慢热”。早前有报道显示,其高层曾指出联通会透过技术平滑演进,将现有3G基站升级至4G,未来即使投资4G网络建设,也将会控制在100亿元以内的水平。而中国电信在今年8月就已完成4G相关设备的招标工作,其初期的建设投资约为100亿元人民币。

  郑及游认为,目前国内运营商推动3G、4G业务的热情和积极性高于普通大众。“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目前对3G和4G的区别体验都不够多,主要还是运营商对推动4G业务的积极性比较高,而未来随着4G应用更加深入到用户体验当中,相关需求会逐步提升,需求的提升将会反向作用加速推动4G业务的建设和发展。”郑及游说,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中国移动在发展3G业务时投入相对较少,3G业务的竞争相比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处于不利的位置,而在4G业务方面,中国移动努力推动业务的开展,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因此面临一定压力,未来其在改善用户体验方面或将更有动力。总体来说,4G的发展需要过程,人们使用3G的时间本身都还不够长,应用方面的需求目前也还不够强,待到需求提升方向作用于产业,4G业务才会真正发展起来,这可能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从全球产业格局角度看,国内运营商推动3G、4G业务更多是由产业化全球大发展背景引发的生存需求所驱动,国内运营商在基站方面的投入已经很大,但商业化收益相对较少,“产出”还没能完全弥补“投入”,它们目前仍然在探索3G、4G业务新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