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禁烧回收有了统一标准
广汉农村试点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标准化——
尽管今年的秸秆禁烧工作已基本结束,但广汉市农业局农村能源办公室主任徐刚并没有闲着。“两台锅炉正在进行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试验,一个相关的现场会也在筹备。”他透露,随着德阳市中心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划定,广汉正“铆足了劲”要帮助秸秆“燃料化”早日形成产业。
希望面前,仍有忧愁:尽管广汉已有数家利用秸秆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厂家,但当地部分收储上来的秸秆却因为“不合格”难以使用,一旦规模化生产,企业能否 “吃得饱”?
一份地方标准,或有望帮助更多广汉秸秆成为“合格品”。近日,记者从广汉市工商质监局了解到,一项名叫“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管理规范”的地方标准草案已经制定完毕,正送上级部门审批。“如果审批通过,今后广汉全境的秸秆禁烧与回收利用工作将有望实现一个标准,推动秸秆回收利用实现规模化。”徐刚说。
□本报记者 王域西
什么是标准?
广汉经验浓缩为7页《规范》
2014年4月,广汉成为全国首批39个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单位之一,重点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标准化试点工作。
记者从广汉市工商质监局了解到,目前广汉已经完成了《农村垃圾处理规范》、《村级绿化运行维护规范》、《农村社会保障服务规范》等10项区域性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其中《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规范》的制订备受关注。
翻开这本7页厚的《规范》草案,秸秆禁烧涉及的各部门的职责与工作,都有了具体限定和要求,如公安局、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秸秆禁烧的兼顾管理办法,开展秸秆禁烧执法检查,而农业部门则负责指导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同时,对秸秆回收利用涉及的收割、捡拾、打捆、储存、运输等环节也给予了标准化建议。
由于没有先例,这本《规范》几乎全部来自广汉本地秸秆禁烧工作的经验。“广汉在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方面走在全省前列,而秸秆禁烧恰恰又缺乏国家和行业标准,我们的尝试意义重大。”广汉市工商质监局机关党委书记董清勇介绍。
为什么要有标准?
秸秆质量影响下游产业
作为广汉市秸秆禁烧的先进村,广汉三水镇友谊村成为此项标准制定的试点村。
友谊村村主任谢丰强曾觉得不解:友谊村通过每年大小春均能收集秸秆100吨左右,其中大部分被收储于三水镇高原村的飞森秸秆回收专业合作社,几年下来几乎不曾点过一把火,为何还需要标准?
徐刚道出原委:根据广汉市规划,秸秆回收后将主要加工为生物质燃料、食用菌基料等高附加值产品。“这些做法,对回收秸秆的含水量、腐烂程度等都有一定要求,不满足要求的秸秆将被废弃。”今年大春期间,因为降水量多于往年同期,回收到的秸秆含水量较高,质量受损,甚至影响销路。
谢丰强服了气,反过头来成了最努力“达标”的一个。根据秸秆回收的技术要求,留下的麦秆桩不能过高,否则将影响下一季粮食的插秧。于是谢丰强说服村里流转土地最多的两个大户,全村统一规定麦秆留桩不得高于15厘米。这一标准不仅村里的农机手要执行,农忙时期从外面请来的农机手,谢丰强更要单独叮嘱。
谁来执行?
四级联动,考核有“量表”
由于从头参与《规范》制定,秸秆禁烧工作在友谊村已经初步形成规范。“今秋烧秸秆在成都平原部分地方死灰复燃,但友谊村一把火没点。”谢丰强颇为自豪。
董清勇和徐刚则有更大的计划,这项《规范》要尽快推行至广汉全境,推动全市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都一个标准、一个流程。
记者了解到,广汉的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已经建立起较为成熟的四级体系,包括市领导挂点、各部门包村、乡镇和村组则为秸秆禁烧的责任人。“而根据《规范》,上述体系被细化为‘广汉市总体负责、各部门包村督查,乡镇和村组两级则负责具体执行,各级单位承担的责任与角色得到明确。”董清勇说。
根据这一职责划分,针对各级单位的考核也得到明确。董清勇透露,《规范》在附录中专门附上了一张“量表”,明确说明了考核的内容和范围,以及各项内容的具体分值。“对保障机制与禁烧成效都做了量化考核。”董清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