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字当头,实处着力 积极加强高校递进培训班学员党性锻炼

11.05.2015  19:51
为切实加强高校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培养造就一支能够担当高校改革发展重任的高素质骨干队伍,省委教育工委按照省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今年启动实施高校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全年举办2期,首期面向副校级后备干部,第二期面向中层正职后备干部。整个培训分“政治理论武装、专业能力培训、社会实践调研”三个阶段,目前首期培训班政治理论武装培训已告一段落。第一阶段培训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严格的班级管理,培养敬畏与守矩。“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是我党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敬畏和服从法律法规、党纪党规是达到这一要求的基本素养。递进班从开班以来,就从严格管理、严肃班纪入手培养学员的敬畏与服从意识。一是领导重视,组织严密。省委组织部雷世界副部长出席开班典礼并做重要讲话,组织部干训处全程指导。整个培训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经过专家评审、教育工委审定,最后四川高校干部培训中心中标。从培训方案的制定到培训对象的选送,省委教育工委领导亲自过问,严格把关。各高校党委在人选推荐上严格条件,从严把握。在班级组织架构上,建立了省委教育工委组干处处长和高校干训中心常务副主任担任的双班主任制,同时还配备副班主任1名,各组联络员4名,负责培训班的日常管理,省委教育工委还委派干部全程跟班管理,与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同时组建班委、支委,实行任期制,加强自我管理。二是班级管理,严格精细。严格执行《四川省高校干部培训学员管理八项规定》、《培训班学籍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管理规定,对学员的吃、住、行、学都提出了严格要求和规范标准,建立了请假公示和考勤公示制度。三是班级考核,具体细密。为将班级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建立了《培训班量化考核评分细则》,从理论学习、党性修养,遵章守纪、培训与考核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评分标准,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守。 二、扎实的理论学习,铸就忠诚与坚定。“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是党员干部成为“五好”干部的基本前提,省委教育工委从这一基本前提出发,在学习安排上着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政治理论学习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相结合。既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员的头脑,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切实研究和解决一些我省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突出问题,实现政治理论素养和领导能力的“双提升”。二是党性教育与法纪教育相结合。既注重强化学员的宗旨意识和党性修养,又注重强化法纪观念和清廉意识,实现政治定力和法纪意识的“双增强”。三是专家讲与学员议相结合。省内外53位专家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浅出的解读,辅之以学员讲坛、主题研讨、实地调研等方式的结合,实现了学用并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正反面典型教育,懂得担当与干净。敢于担当,干净做人是党员干部的为官之道,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客观要求。递进班充分利用实践教育课堂,对学员开展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一是感悟“两德”精神,重温“为人民服务”宗旨。三天的张思德学院学习,使学员深切感受到了“两德”精神的伟大,懂得了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心系群众,与群众结下深厚的“情”;就是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从“实”处着眼;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人民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持之以“恒”。二是吸取腐败官员的深刻教训,筑牢反腐倡廉的藩篱。走进锦江监狱,学习高校违法领导干部的反思检查材料,聆听省教育纪工委书记的警示教育,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从一个个腐败官员的蜕变历程中,学员们清楚地认识到勤政廉洁必须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必须强化制度机制建设,把自己的权力置于阳光之下,制度之内,自觉扎紧“不敢腐”的制度笼子;必须从自身做起,干净做人,培育“不能腐”的政治生态和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