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入户 “这条鱼在乎”

12.09.2014  11:12

    ·刘莉

    这几天,“积分入户”成为蓉城焦点。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称,该市正在研究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也就是说,外来流动人口落户成都,享受相关的公共服务,要看能不能达到一定的分值。

    “积分入户”是这两年的新鲜产物,发端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2010年,广东省出台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的指导意见,并下发了指标及分值表,将入户条件进行量化。随后,一些特大中心城市也开始了相关研究与探索。

    坊间对此争议颇多,有人认为很不公平,为什么有些人一出生就可以无条件地享受附加在户口上的种种公共服务福利,而有些人需要通过“积分”来争取这样的权利?

    其实,新中国成立初期,公民是可以自由迁徙的,而且这一权利还有法律保障。1954年到1956年,全国人口自由迁出、迁入的就达7700万。短时期内大量农民进城,导致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紧缺,直接推动了从“自由迁徙”到“限制进城”的政策转变,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这才形成并固化下来。

    由此可见,公共服务资源的供需不平衡,是城市不能放开自由迁徙的根源。即使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今天这一根源仍然存在。承认这个现实,也就要直面户籍制度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只要是有益的尝试,都比原地踏步好。

    针对广东等地的尝试,媒体报道大多将争议指向“积分指标”,不少人认为门槛不合理,抗议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玻璃门”。但说到底,“积分制”本来就是为控制特大城市规模而设计,它倡导的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只要努力,总有希望。

    有一个故事。海滩上大量的鱼搁浅,有人拾起鱼一条一条地往海里扔,另一人问:“这么多鱼救得过来吗?既然做不完,又何必做呢,谁在乎?”这人扔回一条鱼,回答说:“这条鱼在乎!”广东的探索已为几十万人实现了入户,这一个又一个人的“在乎”,正是户籍制度改革动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成都的“包容度”一直名声在外,也体现在户籍制度改革上,比如逐步推行建立城乡户籍“一元化”的登记制度、放开本市农民到城镇入户、放宽市外人员入户条件等。城市吸引力越来越大,承载能力却有限,对“积分制”的尝试,表明了成都对“控制特大城市规模,减缓城市压力,实施更加精细化的管理”的期望。

    值得特别重视的一点,为流动人口创造在其劳动贡献地点获得均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条件,不应该完全以入户为前提,否则仍然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变种”。只有在城乡、区域均衡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流动和迁徙的选择才会更加理性,才能真正地“自由流动”。

    原标题: 积分入户 “这条鱼在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