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科研目标任务 显著提升科研实力

18.06.2020  11:42

编者按:自2020年4月12日学校印发《全面推进贯彻落实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实施方案》以来,各二级单位按照方案要求,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新闻中心将围绕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结合各二级单位贯彻落实情况,推出【贯彻落实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系列报道。


第七次党代会明确了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结合《成都大学建设国内一流大学战略规划纲要》,学校将以达到博士点建设要求的科研指标为短期目标;到2025年力争科研水平进入全国高校100强,1-2个学科ESI排名进入前1%;远期发展目标为对标深圳大学,显著提升科研实力,力促学校2025年到2035年及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战略目标的实现。


目标引领:明确科研建设任务


对标全国高校100强,提升重要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保持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稳定增长,拓宽国家级纵向科研项目立项的学科领域,提升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立项数量;提升到校科研经费数量,到2025年争取到校科研经费超过12亿;与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成都友城大学共建联合研究平台等,争取到2025年立项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左右,省部级平台20个左右;力争获得2-3项国家级政府奖励(含参与);实现以排名第一单位获得省部级一等奖3-5项。ESI论文超过2000篇,其中高被引论文不低于200篇。


充分发挥高端科研人才凝才聚智的引领作用,组建或联合组建创新性科研团队、交叉学科团队,搭建高水平应用创新平台。


构建校企、政校、校所、校校以及国际合作等共建共享平台。对接成都“5+5+1”现代产业体系及功能区建设需求,建立与政府、企业、兄弟院校及国外高校等相互沟通、支持与合作的协同发展机制。


与相关部门配合,共同打造环成大的新型产教融合试验区。瞄准科技前沿,对接现代产业,提托学科优势,环成都大学打造引领成都产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文化结合、产业教育融合、校内校外互动的创新创业试验区。建设科创文创孵化平台,培育“独角兽”企业,助力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


研究区域尤其成都发展,共建高端智库。共建共享成都发展研究院等智库,超前研究城市发展战略,成为服务成都、四川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推动科研机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建立适应学校发展要求的科研激励机制,建立完善鼓励、规范科技人员创办企业的管理制度,强化科研育人机制建设,营造尊重科学、追求卓越、鼓励创新的学术氛围。


狠抓落实:完善科研工作举措


重点围绕ESI优势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农业科学等组建国内一流水平的科研团队实现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点立项。打造以特聘(双聘)院士为核心的创新团队,实现3-5个学科领域引进特聘全职院士,并以院士团队为核心打造3-5个具有国家级水平的科研团队;打造以特聘全职国家杰青、长江学者或国家千人为核心的创新团队,实现5-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的特聘任务,打造5-8个以国家杰青、长江学者或国家千人为核心的高水平研究团队;大幅度引进特聘研究员和特聘副研究员,打造10-15个以年轻特聘研究员为核心的省级创新团队。


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和良好的外部合作研究关系,独立或联合企业建立3-4个院士工作站;扩大博士后创新工作站的规模,以引进或联合形式打造具有省级以上影响力的研究群体。


加强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的引领作用。目前以院士、国家杰青、教育部长江学者等牵头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共有9个。加强现有省部级平台的管理,提升研究水平。依托现有的平台及引进的高端科研创新团队,申报国家级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申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抗生素研究与再评价,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申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建设高端智库,打造人文社科学术研究高地。围绕当前成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服务成都“一带一路”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会展经济等相应领域“出谋划策”。


加强校地企协同创新,形成联动发展。继续发挥医疗卫生、教育、生物制药、动漫、智慧制造等学科优势,提升服务区域尤其成都经济发展能力。近期重点推动中科招商、成都大学和市经信局联合成立燃气轮机工程技术研究院的建设。


协同推动环成大创新港建设。依托人气集聚和知识创造力,整合利用学校所在地理空间范围内的政府、高校、企业优势资源,打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


及时根据国家、省市最新文件精神及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及实际情况,营造尊重科学、追求卓越、鼓励创新的学术氛围。探索建立符合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特点的岗位管理、考核评价机制。

编辑:李科         责编: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