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引领 全面推动双流经济转型发展

22.12.2016  21:35

 

近年来,成都双流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动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一是加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大力推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今年,新认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15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35家,预计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0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8.5%。全区企业建有各级各类研发平台96个,新增市级研发平台12个,全年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32个,实现技术交易额24.62亿元、同比增长16.8%。2016年前三季度,全区专利申请总量为2755件、增长38.4%,发明专利申请量为948件、增长100%。

二是加速推进军民融合、校地合作。 立足区内中物院、核动力研究院、中电科等军工院所,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与中物院合作共建的“银河·596”科技园已取得实质成效,科技园一期基本建成投用,已签订协议共建军民融合技术创新促进中心,园区首批500名创新创业人才及太赫兹研究中心、光纤波导激光技术研究中心等11个科研项目陆续入驻,被列为全省十大军民融合创新基地,先后多次接待了省市领导视察调研。与电子科大、香港城大等7所高校签订协议共建“研究院+产业园”,共同打造天府新区大学科技创新园,已入驻项目团队114个、初创公司104家。

三是强化科技金融支撑。 用以10亿元为创新创业母基金,引导与深创投、电子科大共同建立了10亿元的创新创业基金,还与电子科大合作成立了1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与软银中国合作建立了5亿元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原设立的9亿元“壮大贷”和3亿元的“科创贷”已为41户中小微企业实现融资1.91亿元。

四是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对接活动。 今年,举办了麻省理工学院中国创新与创业论坛、成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及蓉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双创大赛28场次,国内首创的“公园化”新型创客空间——天府创客公园已于5月正式投运,全区已有聚源孵化器、天府创客公园、飞马蓝光WE创园区等9个孵化载体投运,孵化总面积100万余平方米,引进创业项目35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