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组织实施千名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开展技术扶贫行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州委十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加快培育贫困村、贫困群众增收产业,建立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关键支撑,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基础性作用,州县农牧部门组织实施千名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开展技术扶贫行动。
一、选派农业科技人员帮扶。按照“一村一人、不交叉、不重复、全覆盖”的原则,分别从州、县(市)乡(镇)三级农牧部门采取“一对一”、“ 一对多”的技术扶贫帮扶方式,在省厅选派18名科技人员与我州18个县的18个村开展技术扶贫的基础上,我州农业系统选派了1433名(州级73名、县乡1360人)农牧科技人员,与全州1360个贫困村结对,开展农牧业技术帮扶行动,提升农牧业产业扶贫的技术支撑能力,逐步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及自我发展能力。
二、组织开展“五个行动”。一是协助编制一个农牧业产业扶贫规划。科技人员要协助当地编制贫困村产业扶贫规划,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培育壮大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统筹谋划粮油、畜禽、经济作物、休闲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二是积极推广一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力度,在贫困村内集中推广一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提高成果转化率和农牧民对科技的吸纳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三是帮助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通过技术指导和培训,在贫困村内大力培育农牧业科技示范户,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四是指导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牧科技人员加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资金、技术、质量品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各类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五是助推发展一个主导产业。根据贫困村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机制,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着力抓好富民产业培育,达到一村一个主导产业的目标,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三、加强技术扶贫的保障。农牧科技人员到村开展技术指导每人每年不低于2个月,关键农事农时节点必须进村指导,开展技术培训每人每年不少于4次。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技术帮扶人员不撤出。把农牧科技人员技术扶贫工作纳入对各县农牧业产业扶贫工作考核中,州局将采取电话抽查、实地检查等方式对农牧科技人员技术扶贫到位和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在项目上对贫困村进行倾斜,做到贫困村项目全覆盖,加大对贫困村农牧业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解决贫困农户缺少资金、技术、管理和抗御市场风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