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整版报道“中日学者邓小平研究高端论坛”在西南交大举办

28.08.2014  01:17

今年恰逢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110周年,8月14日,由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协同成立的邓小平研究中心在西南交通大学举办“中日学者邓小平研究高端论坛”。来自中国和日本的52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研讨和交流各自在邓小平生平和思想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心得。会议收到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学者的相关论文30余篇,内容涵盖邓小平生平业绩、改革开放政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教育文化与外交以及“三农”和党建等方面。现择其要点,以飨读者。 

 

日本学术界关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几点看法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海外院长、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高桥伸夫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一件大事,邓小平作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战略的总设计师,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围绕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这件大事,近年来日本学者进行了一些探讨。总的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日本学界认为,“改革开放”这个词语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中是在1984年5月18号,而并非像人们所说的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之后。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官方媒体上使用的是“对外开放”的表述。

第二,中国由“文化大革命”转向改革开放这个过程本身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邓小平的伟大之处在于他采用务实态度,从而推动和加快了这一转变的历史进程。

第三,华国锋并不反对改革和对外开放。实际上,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华国锋承认“两个凡是”是不正确的。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华国锋的讲话以及会议公报都主张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中国改革开放发端于第三次国外先进设备引进

日本九州大学比较社会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益尾知佐子

中国改革开放的发端源于第三次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即20世纪70年代初从日本和西欧引进先进设备,使改革开放政策初露端倪。

1978年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时,不能忽视国际形势的影响。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场合,邓小平指出当时的国际形势给中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如果说“对外开放”在外交上是毛泽东外交战略的延续,那么在经济上有什么考虑呢?1978年中国从日本和西欧国家大量引进先进成套设备,其中最重要的项目就是上海宝山钢铁厂的建设。邓小平1978年10月访问日本的时候,还专门去视察了新日铁的君津钢铁厂,为设备引进宝山做准备。从国外大量引进先进成套设备,在当时对中国来说并不算是第一次。负责宝山建设的陈锦华在回忆录里解释说,1978年的引进已是第三次,因为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70年代初从日本与西欧,已分别引进了大量先进设备来发展国内的经济。比较有意思的是,20世纪70年代初和1978年的引进有很明显的连续性。虽然规模不一样,但是两次都是从日本、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引进的。如果这样考虑,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时候,中国改革开放的潮流在外交上和经济上都已经开始了。

 

邓小平外交战略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有重要启示

西南交通大学美国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美国查尔斯顿学院教授 刘国力

如何处理当今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和迅速崛起的中国的关系是当代国际政治面临的一大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张,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内容是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邓小平的外交战略和实践对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维护世界和平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巨大的影响。

第一,中美建交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既有历史的可能,也是两国现实利益的需要。邓小平在1978年主持中央工作期间果敢决策,及时完成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和中美建交任务,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中美建交功不可没,它有力地助推了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第二,和平和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密不可分。邓小平强调,全部重要工作的核心是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最重要条件。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因此,他提出,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略。邓小平指出,对于国际形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不管世界如何变化,有一点是始终不能放松的,那就是要把中国的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国内有所作为就是要把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放在第一位。有所作为的另一个方面是中国作为世界的一个大国,作为多极化中的一个极,应当积极参与各种国际事务。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思想对今天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仍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改革观的总依据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 赵甲明

改革开放为什么能成为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关键一招?这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决定的,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的,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这也正是邓小平改革观的总依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有偏差的。邓小平坚持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看准了、抓住了、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这个核心问题,他深刻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一个什么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这个科学论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为邓小平的改革观提供了总依据。

邓小平以超凡的政治智慧和胆识,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不懈探索中国如何改革的道路。对改革的最顶层设计、改革的性质方向、改革的出发点和目的、改革什么、怎样改革、改革的动力、改革的目标和阶段、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关系、改革和发展稳定的关系、检验改革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标准、改革与共同富裕、改革与精神文明、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发展等重大课题,都做出了科学的回答和解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观。

 

邓小平改革思想的辩证特点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研究员 杨先农

第一,邓小平改革思想具有系统性。邓小平始终认为改革是一个包含各种关联环节的系统工程,系统的构成要素有机组合、彼此联动,他注意改革的系统谋划、整体布局和协同推进,认为改革的对象不是抽象的局部性问题,而是多种规定性综合而成的复杂有机整体。

第二,邓小平改革思想具有创新性。邓小平强调,“老祖宗不能丢”,同时又指出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讲前人没有讲过的新话,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新工作,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新事业,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敢于冒前人没有冒过的新风险。

第三,邓小平改革思想具有平衡性。邓小平善于抓住改革所包含的各个环节和层面的对立统一问题,着力去寻找矛盾对立统一的平衡性,在平衡与不平衡相交错的波浪式进程中,促进矛盾的良性转化,通过矛盾的化解进而推动改革的发展。

第四,邓小平改革思想具有务实性。邓小平改革思想不是抽象思辨,而是从生动鲜活、不断变迁的具体实际出发,立足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探索改革的方式和方法,体现出突出的务实性特点。

第五,邓小平改革思想具有战略性。邓小平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改革发展的枢纽,提出了推进改革的一系列方略,充分体现了邓小平改革思想不是凌空蹈虚的概念,而是立足改革实践,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超越传统狭隘认识的具体的、生动的战略智慧。

第六,邓小平改革思想具有群众性。邓小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的主体只能是人自身的科学论断,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改革,就是对人的“对象”世界的解放,贯彻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主体只能是广大群众,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含着推动改革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和创造力。

 

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江红英

第一,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强化了当代对“三农”问题的基本认识。邓小平强调的农业基础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农业、农民、农村是中国能否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这些认识,成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

第二,强调依靠政策,找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动力。邓小平始终将解决“三农”问题首要办法归为政策——“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这其实是找到了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动力。

第三,强调集约化道路,指出了新时期农业生产经营的方向。邓小平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第四,强调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推进了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这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前即有的一贯观点。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仍然在多种场合继续强调这一思想。这一思想为新时期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找到了切入点。

第五,强调依靠科学,加速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内容。邓小平认为,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等。后来,他又多次强调,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

第六,强调尊重农民的首创与劳动,调动和激发了农业生产主体的积极性。邓小平提出,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同时,邓小平还十分尊重农民的劳动,把维护农民的利益作为尊重农民劳动的当然内容。正是尊重群众的首创、尊重农民的劳动,才为农村改革不断注入了新鲜活力,找到了方法与路径,找到了改革的源泉。

 

千锤百炼法兰西 伟人风范初铸就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鲜于浩

邓小平的父亲当过新军排长,为躲避仇家离开广安,但听说重庆要举办留法预备学校,所以他决定回家让邓小平到重庆去上学。1919年秋,邓小平考入重庆留法预备学校。1920年8月,邓小平赴法国勤工俭学,年仅16岁。据现在的资料,他曾在五个工厂工作,繁重劳累的“勤工”无法使他达到“俭学”的目的。但是,留法期间邓小平广泛接触有共产主义倾向的勤工俭学生或少年共产党成员。1922年夏,年仅18岁的邓小平毅然选择科学社会主义,从而走上革命道路——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邓小平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旅欧党团组织的活动中,并较快地成长为旅欧党团组织的负责人。他不辞辛劳,既要做工,又须为组织效力,“白天做工,晚上搞党的工作”;他无时无刻不直面青年党和国民党右派的告密及法国警察的搜捕,不得不多次变换活动场所和住处,仅在比扬古的特拉维夫一条街就先后住过三处;在旅欧党团组织受到严重破坏的危难时刻,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继续领导反帝爱国斗争。可以说,这五年多的留法生涯,是邓小平人生道路上极为重要的岁月。

邓小平在法国的阅历不可谓不丰富,他经受的磨难不可谓不超常,他睿智机敏、豁达开朗、处变不惊的性格魅力和伟人风范的形成,与其在法国留学五年多的磨炼不无关系。

 

邓小平早年革命实践给我们的教益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曾荻

邓小平同志早年的特殊革命经历,使他兼具以下三类早期共产党人的基本特质:第一,旅欧留法学生代表的是近代以来落后的中国中的一些率先觉悟的人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代表了中国发展乃至世界发展的现代化发展趋势。它的核心词是“现代化”。第二,莫斯科读书班代表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立场。它的核心词是“马克思主义立场”,也就是“最广大人民的立场”。第三,毛泽东式的土生土长派代表的是对中国国情的真正了解,体现的是“实事求是”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的核心词是“中国国情”、“实事求是”。总之,“鲜明的人民大众立场、科学的实事求是方法、坚定的现代化观点”,使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成为把中国社会真正引入现代社会的伟大领袖。

 

美国前总统卡特印象中的邓小平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林伯海

邓小平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作为一个改变中国命运、影响世界的巨人,他深受世界各国领导人赞誉。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便是其中一位。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邓小平曾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对美国进行了为期9天的正式访问,共同开辟中美关系的新时代。在中美建交过程中,邓小平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以及开朗和坦率的性格给美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在与美国民众的接触与交流中所展现出来的很强的亲和力与浓厚的人情味,更使时任美国总统卡特钦佩不已。卡特在1978年1月29日的日记中写道,“邓小平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看起来个子不高,但结实、聪明、直率、勇敢、富有个性,自信而友善,与他谈判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对此段经历,卡特在《保持信心——吉米·卡特总统回忆录》中有较为详尽的叙述。卡特对邓小平的印象可谓良好,字里行间展现出了卡特眼中邓小平的形象,即从大局着眼、坚定不屈、睿智灵活、人情味儿浓和说话算数。卡特回忆道:“邓小平访美是我任职总统期间十分愉快的一次经历。对我来说,一切都是如愿的,中国领导人也很满意。”在此篇的结尾,卡特写道:“在中美建交的过程中,我真切领会到为何有人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的人的缘故了。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对邓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高中伟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最好的纪念就是坚定对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坚定道路自信,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发展的科学进步之路。新中国成立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成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自己的模式,符合中国国情。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循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借鉴了全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

坚定道路自信,关键要排除各种社会思潮的干扰,凝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识。针对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儒学替代论、否定改革开放论、否定革命论等各种社会思潮夸大我们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也对这些错误思潮进行了明确而坚定的回应,明确了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对了、走对了,走得越来越好, 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既然是正确的路,当然我们应充满自信,也当然一定要坚持走下去。

 

本版文字由林伯海、胡子祥、杨伟宾、朱炜、吴运亮整理;照片由叶家艳、吴运亮拍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8月25日A08版整版 http://lcl.cssn.cn/gd/gd_rwxn/gd_ktsb_1696/zrxzdxpyjgdltzxnjtdxj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