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岁修制度令都江堰独步千古

02.04.2014  20:56

  《中国社会科学报》于3月28日登载了“岁修制度令都江堰独步千古”一文,是其专门约请我校人文学院邹礼洪教授撰写的文章,全文如下:

   【核心提示】都江堰从修建开始,就把管理与维修提上了日程,岁修对都江堰的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都江堰从修建开始,就把管理与维修提上了日程,岁修对都江堰的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岁修成川西民俗之一
  李冰建成都江堰后,设立“湔氐道”,负责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兼理地方民政,之后的历朝历代也多设有相关管辖机构。都江堰的维修,分为岁修、大修、特修、抢修几大类,其中以岁修最为重要。岁修是一种定期性的整治修理制度,因每年进行一次,故名岁修。
  每年冬天至次年春天,相关管辖机构组织劳动力淘挖淤塞河道的沙石,整修被水冲毁的堤堰,保证来年水畅其流。岷江是一条多沙石的河流,20世纪40—90年代的测量资料显示,岷江年平均输沙量达995万吨。岁修重点在都江堰堰口鱼嘴至宝瓶口段,长约1224米,这里每年沉积的沙石为10000—30000立方米。岁修先修理外江,自霜降节起,开始截闸使外江断流,在立春节前完成外江修治。旋将外江开放,截闸内江施工,至清明节前一律完工(1957年以后,改为内江冬修,外江春修)。此岁修常例,历届皆奉行惟谨。明清以后,岁修成为不可更改的制度,甚至成为川西民俗之一。
  一项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其管理与修治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唯一的,在世界水利史上也不多见。
   修复遵循“深淘滩,低作堰
  都江堰的岁修,根本目的在于保护都江堰的生态环境,使它能够年复一年地实现良性循环。
  岁修工程主要包括“河方”和“堤堰”,以“深淘滩、低作堰”六字诀为修复原则。在宋代以前,六字诀已成为都江堰治水的经验总结和岁修准则。
  “淘滩”,指淘挖淤积于内江、外江进水口河床的沙砾卵石。“深淘”指必须淘挖到规定的深度,为准确掌握这一深度,据传李冰曾在凤栖窝处河底埋有“石马”作标记,后又有人埋“铁板”为标记,明、清又在凤栖窝崖下堰底放置“卧铁”为标记。
  “作堰”,是指修复包裹鱼嘴的金刚堤、飞沙堰,以及后来修建的人字堤等堰堤(又称堰埂或堰坊)。“低作”是指修复堰堤应合乎旧制尺度,不可过低,也不可过高。
  明清时期,许多学者对六字诀进行研究。有人认为,李冰是大禹“疏导”治水思想的实践者,“深淘滩、低作堰” 是对这一思想实践的经验总结。有人提出应当完整地、辩证地去理解“深淘”、“低作”二者的关系,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整体。清末士人王昌麟在《都江堰水利说》一文中,把都江堰与黄河的治理理念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黄河治理者不知淘沙,只顾不断加高河堤,结果造成黄河之患。
   保护岷江流域生态环境成关键
  都江堰岁修,历来采用杩槎断水,竹笼装卵石(称笼石)砌堰。从元朝开始多次采用铸铁和大石代替笼石砌堰,以求永固,结果都以失败告终,但他们的首创精神值得称赞。
  随着工程技术改良,都江堰维修更加科学。1934年,都江堰鱼嘴修复开始使用水泥砌基座。但杩槎断水截流,至今还在沿用。2013年岁修期间,仍然部分采用了杩槎,但只找到一名熟练捆扎杩槎的技工,且年事已高,只能指导民工作业,杩槎截流或将终结。
  自20世纪90年代后,都江堰岁修已改为两年一次,2002—2003岁修后又延长(名称仍为岁修)。岁修间隔时间的延长,一是因都江堰上游修建了大型水库,阻滞了部分沙石进入下游;二是堤堰改为水泥卵石结构后,每年需要修补的堤堰大为减少;三是科学筑堰,排沙能力有所增强。
  此外,都江堰是无坝引水工程,无坝引水的前提条件是岷江不能断流。但由于气候变暖,岷山雪线后退,加之岷江上游植被环境脆弱,岷江来水量有逐年下降趋势。岷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关系都江堰生命线的系统工程。
  都江堰之所以能够“独步千古,历久不衰”,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与它两千多年来坚持岁修,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是分不开的。
                                                (作者系西华大学人文学院邹礼洪教授)
   相关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报》:岁修制度令都江堰独步千古
   http://www.csstoday.net/tebiecehua/88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