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视点】后勤人的战“疫”故事

13.10.2022  22:53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9月30日至10月6日,在学校实施封闭管理的一周,全校师生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全面参与防疫工作,坚决构筑疫情防控防线。其中,后勤人们积极响应号召,坚守岗位,奋战一线,全身心投入到“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服务”的工作中。他们不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员工,每个人都是多面手,都能迅速适应搬运工、维修工、志愿者等角色的转变。他们不辞辛劳,不善言辞,在日夜坚守中扛起了近3万余名师生的吃饭、住宿、环境保洁、环境消杀、防疫物资保障、垃圾清运、水电气运行、器物维修等紧急或日常的工作,用实际行动为全体师生筑牢了后勤保障,带去了校园生活的平静与安宁。

克服一切困难 全力保供一日三餐  

闻令而动,共同坚守保供应。9月30日凌晨2点开始,后勤服务集团所有人员1小时内返校到岗。饮食中心的工作人员也不例外。到岗后,各食堂立即联系供应商送货,在9月30日当天很快就储备了大米48吨、面粉15吨、食用油30吨、肉制品10吨,确保了食堂大宗物资5至10天的用量,有效保障和满足在校师生每日生活需求。随后在封控期间的每天夜里,科大苑保管康运书都要到校门外陆续接收物资,3天不到,一本崭新的收货单就全部记得密密麻麻。“为了保证大家吃得饱,我们苦点累点不算什么。”康运书笑着说道。

科大苑职工的孩子在食堂餐桌上做作业

在超负荷运行的那段时间,所有食堂不仅要保证一日三餐充足、够吃,还得保证菜品质量和安全。五洲苑的食堂主管王春林说:“我们不仅在重视调整菜品样式、改善口味、荤素兼顾、甜辣搭配等方面狠下功夫,还一直都在听取师生意见,在一边服务的同时也要一边提升服务。”每一道菜品的呈现,都是工作人员起早贪黑的辛勤付出,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无论条件如何困难,他们无不坚强地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龙溪苑的厨师唐厚明家中孩子从小患有疾病,生活无法自理,他和妻子一边打工一边帮孩子治病,家中无人照料的孩子就托给亲戚照顾。平日里,每半个月唐厚明就要回家一趟,给孩子送药,带一些生活用品。自开学以来他已经1个多月没有回家,本打算国庆节回趟家,结果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挡住了回去的路,但比起家中,他担心更多的是工作。“我走了炒菜师傅就少一人,学生的饭菜供应不上怎么办”。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透露着无私与担当。与唐厚明一样无私奉献、坚守岗位的还有很多,有的放下两个月大的小孩,毅然返岗,午休抽时间将奶送到校门口托人带回家喂养;有的带着孩子一起工作忙碌、打地铺、起早贪黑;有的放下了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有的带病从事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腿脚肿胀,一瘸一拐也要坚守……“有困难就解决困难,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这是他们应对困难的态度、担当干事的品质。

服务抗疫一线人员的“后勤兵

学校七个主体食堂,每个食堂都承担着不一样的工作职责。其中,五洲苑的36名员工要服务周围近7000名学生,还要负责校内所有核酸采样点工作人员的工作餐。他们每天早晨四点半开始工作,忙碌到晚上十点左右才能下班,最忙的一天要到十一点,吴小凤就是其中的一员。2022年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了照顾病重的丈夫、行动不便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她都是食堂、医院、家三点一线,夹缝中挤时间,把一天过成36小时、48小时。当听到返岗消息时,吴小凤本还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但为了工作,为了帮同事减轻负担,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返回学校。“削土豆、剥洋葱、洗菜、配菜……做事勤快啥都干,没有一句怨言”“不能回家照顾公婆她托妹妹照看,孩子就拜托老师,那么瘦小的身体承担着家庭的重担,真的很坚强!”主管王春林敬佩而感慨地说。

他们每天都是马不停蹄地为师生准备合口的饭菜,想尽办法让学生满意。因为封控很多人都回不了家,家里都或多或少有困难,而且在学校也没有可以住的地方,每天晚上只能睡过道、趴餐桌,那场景看了是真的很让人心疼,但自己又爱莫能助,很无奈。”说到这里,五洲苑和科大苑的食堂主管都相继哽咽了。

李光明为食堂配送米饭

同样为抗疫一线人员服务的还有运输班的司机李光明。9月30日凌晨1点半返校后就接到中心的任务,要求与运输班另外一名员工共同转运校外员工返校后的1000余套住宿卧具。清晨5点,当最后一套卧具发放结束李光明长舒了一口气,喃喃自语道“终于能让返校员工休息了”,拖着疲倦身体的他又投入到第二天的紧张工作中……

食堂工作人员忙碌地搬运盒饭

而后每天,除了给各大食堂运送货物,李光明还要给核酸采样点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们送餐,只要有全员核酸,这一工作就雷打不动。在连轴转的那几日,李光明每天的工作安排得非常紧凑,容不得半点怠慢。为了节约时间,车子出了故障他自己检修,吃饭在车内解决,最后干脆住进了车厢里随时待命,以便突发情况时能第一时间出车。就连记者采访,也是在行车途中完成。

宿舍管理员 用“”织牢公寓安全网

凌晨五点,大部分人都还在睡梦中时,宿舍楼的管理人员已经身着工作服,提着水桶,拿着拖把,穿梭在楼道的各个角落,开始一天的忙碌。楼道消毒、清理垃圾、擦拭门窗……这些都是公寓职工的日常工作。可前前后后,零零星星全部做完就到中午了。东十五宿舍楼的楼长兰乔介绍,她所在的楼栋有3名工作人员624名学生,校园封控期间,待在宿舍的同学变多了,相应的垃圾也就变多了,平时每天清理垃圾就五六次,但是校园封控后每天清理平均增加至七八次,每次清理前都要先消毒再打包,清理结束后再次消毒。这些重复而繁杂的工作,都只为给同学们创造一个舒适干净且安全的环境。

除了日常工作,封控期间,师生每天都需要全员做核酸,宿舍管理员们又多了一项新任务——叮嘱同学们做核酸。“起床了,起床了,去做核酸了!”“不要睡懒觉,做核酸了!”“快去做核酸!”每天清晨,各宿舍楼栋都回荡着宿管阿姨催促同学们做核酸的声音。北一的公寓管理人员王永慧每天要叫同学们去做核酸,一层一层地走,一间一间地叫。待学生走后,她和同事还要再挨个查看各宿舍是否都关上了门,看看有没有赖床不去做核酸的同学,如果碰到赖床的同学,她们还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赶紧起来先去做核酸,回来再补觉”“不做核酸明天变黄码你就要被拉去隔离啦”“阿姨,知道了,马上!马上!”……采访时,王永慧生动地再现每日敦促学生做核酸的场景,令人开怀大笑的同时也倍感暖心。

北三宿舍楼的楼长曾思金每天也做着和大家一样的工作,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宿舍门口整理垃圾和废纸箱。作为楼长,曾思金说得最多的是“责任”。因为是楼长,所以一般休假都只是出小北门买点生活用品,很快就要返回宿舍楼。他说,“要是我走远了有急事需要处理,不是就给耽误了嘛”;因为是楼长,所以有事没事就在宿舍门口守着,是在那儿待得最久的人。他说,“这一栋楼有1457名大一新生,我得赶紧认熟他们的脸,要是放进外面的不法人员可就麻烦了”;因为是楼长,不能随意离开,所以即使家在东区外,他还是把身患疾病的妻子带在身边,方便照顾。也正是带着楼长的责任感,曾思金平时对公寓的同学都特别关注。10月4日,他像往常一样和同学们一起去做核酸,刚出宿舍楼没多远,在微微晨色中,他注意到前方一位同学走路越来越慢,一瘸一拐,正要上前询问时,同学猛地一下蹲在了地上。曾思金一个箭步冲上去发现正是自己楼栋的同学,随即马上联系这名同学的辅导员,了解后知道是同学跟腱断裂,旧伤复发,同学对自己的情况也非常了解,他才放下心,最后还是等到辅导员到后才离开。曾思金只是众多公寓服务人员的一个缩影。在特殊的时刻,他们心系学生,义无反顾,勇挑重担,展现了公寓人的使命与担当。

水电维修同心坚守

9月30日6点起,绵阳市施行临时静态管理,疫情防控期间,电运行值班班长贾正坤迅速带领班组值班人员开展配电设施排查,全面巡查重要场所用电,确保疫情期间供电。10月1日,根据学校核酸检测方案调整,需要增加核酸采样点,为了确保全校人员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西区组维修班长谢跃林、东区组维修班长胡绍清接到任务连夜带领组员分别前往龙山运动场、校医院、东区体育场铺电线、固定电源、装载照明灯具、搭接临时电源……无论何时,只要有需要,负责电力维修的工作人员们立刻能到达现场,提供室外核酸采样点的电力保障和照明服务。

接到通知,核酸采样点需要志愿者。”10月2日,一条招募信息出现在动力维修中心的工作群。“加我一个!”“还有我!”信息发出短短几分钟便得到了大家的回复。常斗、周冬梅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主动请缨前往核酸采样现场维持秩序和担任扫码任务。他们从早上5点到达现场,一站便是一上午,每天上午检测工作结束后,还主动对组织人员说“明天需要我还来,我们都可以全力以赴参加学校抗疫工作,服务广大师生。

平凡因坚守而出色,奉献因执着而可贵。封控期间,校外一泵房值班点人员少封控运行难度高,校内供水班组人员又不足。面对这一难题,自备水厂厂长喻建春第一时间制定预案、调配人员,克服困难,严格把控专业化制供水流程。水质化验员梁道芳根据源水浊度变化等因素调整生产工艺,严把水源水质质量关,水运行值班人员任会、黄东平正常值班,做好水运行监测,维持学校泵房24小时运作,确保校内师生生活用水得到充分保障。此外,为了确保学校桶装水供应,纯净水厂厂长李安紧急联系厂家,协调桶装水生产,及时将桶装水送至校门外,水厂送水员工除一人被居家隔离,其余人员克服生活困难,自备行李入住学校,不辞辛劳连夜卸载桶装水,确保封控期间学校师生桶装水供应充足。

防疫无小事,服务暖人心。作为后勤人,他们以踏实勤恳当底色,以任劳任怨作灵魂,齐心协力,坚守岗位,以点点微光,汇聚成抗“”战线上磅礴而又温暖的“星河”,为全校师生带来了安全与温暖。

(王丽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