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会”上 见证中国科技城十四年发展

14.10.2014  10:51


2013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

        “它是诗仙李白的出生地,它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它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风洞,它是彩电大王长虹的总部所在地,它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诞生地,它还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10月16日,在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50周年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作为我国“两弹一星”诞生地的绵阳,将再次开启一场高科技的盛宴——第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

        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绵阳科技城的重要决策。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十四年来,已累计实施国省科技计划项目近2000项,获得专利授权超过1万件,近3000项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500项新技术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有的已经成为了行业的“标尺”。2013年,专利申请量4992件、增长36.8%,授权量2846件、增长66.2%,两项指标均呈现“井喷式”增长,实现两年翻番,首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展望未来,人们对科技城建设充满信心。一个历经灾难洗礼、走过峥嵘岁月、实现发展振兴的国家科技城,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自信的步伐、更加开放的胸襟,奋力开启腾飞跨越的崭新征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科博会引擎“裂变效应”助推科技城蓬勃发展

        “去年第一届科博会,绵阳11只股票全面飘红,长虹股票从2元多飙升至4元多。由此看来,人们和市场都看好创新驱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13日,绵阳市委书记罗强对举办“科博会”这一高科技盛宴,对加快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将产生哪些积极影响,给出了直接答案。

        绵阳市市长林书成在谈到举办“科博会”,直接用“带动力、创新力、影响力”这三个“”,给出了答案。“带动力”方面:最显著的一点是市场(金融市场)对科技城建设充满了信心。去年科博会后,在全国股市持续走低的情况下,绵阳11家上市公司股票逆势上行,最高涨幅达133%,呈现“风景这边独好”的态势。今年绵阳本地股全面开花,纷纷上扬,2月再次全面飘红。不仅证券市场对绵阳充满信心,银行业金融机构也更加看好绵阳,去年全市获得信贷支持的小微企业新增10140户,贷款余额428.3亿元,增长28.3%,是全市贷款平均增速的两倍。借助科博会的影响力,中航集团已与我市正式启动战略合作,共建北川通航产业园。一批知名企业就落户科技城事宜正与我们开展深入对接洽谈。

        “创新力”:科博会的举办加速了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去年,绵阳全市专利申请4992件,增长38.6%;授权2846件,增长66.2%,两项指标均实现两年翻番。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2%,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64.9%,首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今年上半年,申报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1495家,特别是3月工商注册登记改革以来,平均每天诞生科技型中小企业18家。

        “影响力”:科博会的举办,大大提升了绵阳城市的整体形象。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等众多媒体对科博会进行了持续跟踪报道,绵阳城市科技形象深入人心。外交部使节团,韩国、美国、法国、泰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德国、新加坡等8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代表团,海外川籍华人社团先后来绵考察,积极对接参加今年科博会事宜,显著提高了科技城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科技城魅力国务院将正式批复绵阳比照“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

        “科技部、财政部已经同意绵阳科技城比照执行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国务院将正式批复,年内能够落地,我市正在加紧做好政策执行推广的相关准备工作。”昨日,绵阳市委书记罗强介绍说,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在之前下放绵阳19项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基础上,专门出台支持科技城建设的10条政策措施。

        按照“一次规划,分布实施”的开发策略,举全市之力,将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成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驱动发展实验区的先行区,再造一个科技绵阳、产业绵阳和宜居绵阳,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去年,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的重要决策。那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前景怎样?

        据了解,按照国务院刘延东副总理去年对科技城建设所提出的“五个新”的要求,绵阳市及时成立了集中发展区建设指挥部,坚持“统筹规划、产城一体,先行先试、军民融合,创新驱动、开放发展”的原则,务实高效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字——“高、快、强”。

        发展规划“”起点:绵阳市邀请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编制了《集中发展区总体发展规划》,已通过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论证,正上报省政府审定。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集中发展区总体规划》、《集中发展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邀请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编制了《集中发展区产业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正抓紧修改完善。

        承载能力“”提升:绵阳市积极对接中国五冶集团和华夏银行,做好八家堰大桥、科技城大道与辽宁大道交汇处立交等项目前期工作。总投资6.2亿元的科技城大道一期、绵安快速通道科技城大道连接线等项目加快建设,绵安快速通道与科技城大道互通立交预计年底建成通车,为科技城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项目“”推进:绵阳市主动与上海张江、武汉东湖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握手”,扩大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产业交流合作,全力跟踪京东方高世代显示屏、蓝彩半导体等“大块头”项目。正式与中国高新技术投资公司、天津力神集团签订合作协议,着力打造西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中物院军民融合产业园等7个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新华电喷发动机智能控制系统、美菱节能环保冰箱等产业项目加快实施。

        “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未来发展目标是什么?”据了解,绵阳市将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全力加快建设集中发展区,力争今年底5平方公里启动区主体框架形成,2017年30平方公里核心示范区主体框架基本成形,2020年30平方公里核心示范区全面建成,100平方公里集中发展区主体框架基本形成。努力将集中发展区打造成为绿色低碳、宜居宜业、产城一体的现代科技新城,把科技城建设成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成渝经济区第三增长极,为国家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示范。着眼未来

        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政策洼地”与“人才特区

        这些年来,绵阳市着眼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一核三区多园”发展格局,从而构建部、省、市联动,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合力共推的科技城建设格局,全力在军民融合与创新驱动上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经过绵阳市委、市政府深入研究,现已明确科技城的范围为“一核三区多园”。“一核”即科技城军民融合集中发展区(重点是军民融合创新驱动核心示范区),“三区”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多园”即绵阳工业园(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游仙经开区、江油工业园(含特钢产业园)、安县工业园、三台芦溪工业园、北川经开区(含通航产业园)、盐亭经开区、梓潼经开区等省级以上开发区,以及科学新城、航空新城、空气动力新城。今年召开的四川省建设绵阳科技城领导小组第14次会议专门研究了科技城体制机制问题,做出了具体部署。

        目前,绵阳市认真落实省上要求,加紧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等各项工作,着力形成直管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统筹“三区”发展、指导“多园”发展的管理架构,建立健全统一协调、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如何健全科技城创新创业政策支撑体系,增强对各类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因子”,内育“永久”、广招“飞鸽”、外引“凤凰”,努力将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成为“政策洼地”与“人才特区”,这是绵阳市委、政府领导一直努力方向。

        “发展的活力来自创新创业,创新创业的动力在于环境。我们努力提供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切实消除科技创新的‘孤岛现象’,让创新血液在绵阳自由流动,让创业活动拥有广阔空间。”绵阳市市长林书成介绍说,在着力推动政策措施创新方面,全力争取科技城比照执行中关村政策,积极推动省上出台了《加快推进绵阳科技城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支持绵阳科技城加快发展政策措施》。两次召开全市创新创业大会,制定了《实施股权激励的若干意见》等20余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科技城创新创业政策支撑体系。

        在全力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巩固深化“全国创业先进城市”成果,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干部职工“下海”领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北京、上海等地召开科技城创新创业情况发布会,在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重点高校设立“科技城奖学金”,集中力量引进了一批中小企业来绵发展。目前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367户,小微企业突破3万户。

        在努力推动高端人才培育方面,绵阳市始终坚持内育“永久”、广招“飞鸽”、外引“凤凰”,挖掘人才资源富矿。省市出资设立了年预算6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深入实施“千英百团”聚才计划,采取“绿色通道”、“特事特办”等方式引进领军人才。给予初创阶段创新创业团队50万—200万元资助,支持项目研发和成果产业化,极大调动了各方创新创业热情。

        华西都市报记者姚茂强摄影张磊

原标题 :“科博会”上 见证中国科技城十四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