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无闻 播撒爱的种子——记泸州南街文明引导员黄素琼
四川在线消息(匡凤娟 侯涛) “她就这样默默无闻一干就是四年,无论严寒酷暑她都坚守着。有人问她不累吗?她却说累并快乐着。”近日,泸州市江阳区南城街道收到一封表扬信,信中的主角是一名61岁的老党员黄素琼,负责新区转盘路口的文明引导工作。
黄素琼热心助人,周围一带的人提起她无不夸奖。“为别人多做点事,心里就很舒坦”,黄素琼说,只要看到有困难或需要的人,自己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关爱。
工作中的黄素琼
怀感恩之心 做仁爱之人
打开记忆的闸门,随着时光的推移,许多往事都已渐渐淡忘了,但有两件事让黄素琼难以忘怀。
在过去艰苦的岁月里,物质匮乏,吃不饱穿不暖,黄素琼一家人在苦难中煎熬,在她不到六岁时,父亲饿死了,留下母亲和黄素琼七姊妹。母亲东拼西凑让黄素琼上了小学一年级,到第二学期时,家里非常贫困,实在交不起学费,母亲就只好打算卖羊换点钱,谁知羊被别人偷去了,母亲又痛又气,一筹莫展,焦愁过早让母亲的两鬓染上了白发。
黄素琼的语文老师胡树兰在家访中了解到她家的情况,看到她家一贫如洗,兄弟姐妹多,负担重,眼前衰老、瘦弱的母亲让胡老师顿生怜悯之心。胡老师赶忙宽慰黄素琼的母亲,叫她不用担心,用当时自己也仅有十八元的月工资帮黄素琼垫付了学费。胡老师雪中送炭的举动,在黄素琼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爱的种子!
还有一件事,黄素琼回想起时,刺痛感就涌上心头。她九岁那年,连米糊也吃不上的一家子,度日如年。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忙碌不停,拼命似的就为多挣工分。好不容易挣够了工分,年幼的她不谙世事,用工分去换粮食,当时负责分粮食的保管员把谷堆顶上很不饱满、有些发霉的谷子分给了黄素琼,回到家后,母亲筛着斤量不足、质量又差的谷子泪水涟涟,泣不成声。母亲伤痛不已的画面久久印刻在黄素琼的脑海里。胡老师的宽厚与保管员的刻薄,这强烈的反差深深触动着黄素琼,那时,黄素琼就暗暗对自己说:做人一定要善良、仁爱,能帮别人时要尽心尽力帮助,给予别人温暖是快乐的事。
热心助人 播撒爱的种子
黄素琼除了立志宽厚待人外,还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些文化知识,更好地服务社会。说起学认字,黄素琼感慨:当年大人们在扫盲,自己就跟随大人们学,不顾寒冬腊月,光着脚去捡学校学生丢弃的书本回家认真读写,常常在小人书摊前一坐就是一天。那些年煤油灯下的刻苦自学,让黄素琼提升了思想、文化水平,并在2000年光荣入党。2010年成为了南城街道新区转盘路口的文明劝导员。
黄素琼自从上岗那天起,就切实负责好该路口的文明引导工作。新区转盘路口有四个交叉点,人多、车多,周围居民老的老、小的小,每逢上下班高峰时段,黄素琼举着喇叭、手摇黄旗,引导着来往的车辆和人们。为维护好交通秩序,嗓子喊哑、汗水湿透衣衫是常有的事。寒来暑往,黄素琼四年如一日,用真诚和朴实践行着文明使命。
黄素琼不仅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心里想的更多的是尽量照顾和帮助有需要的人。去年快过年时,黄素琼时不时看到一老太婆坐在文明岗对面的小花园凉凳上,一坐就是半天,连续几天如此,直到腊月二十八那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办年货,沉浸在热闹、喜庆的氛围中,老人仍然孤独地坐在那里。黄素琼看着老人就像看到自己的母亲一样,主动上前去关心老人,才了解得知老人的儿子、儿媳都在北京,衣着单薄的她手臂都发凉了,黄素琼一边安慰着老人,一边到菜市场买了烧白、龙眼肉、糯米饭和蛋糕等,随后护送老人回到家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暖暖身子。
见到有需要的人,黄素琼总会帮扶一把。转盘附近有一位70多岁的独居老大爷,患有老年痴呆,出家门后往往找不到回家的路。有好几次,黄素琼都下班了见到老人还在乱转悠,就搀扶着老人,耐心询问他家的大致位置。老人的描述含糊不清,黄素琼只好估摸着找,转了几个圈,都快天黑了,最后终于在一菜市场附近,把老人送到了家。老人的亲戚连声感谢,给了10元钱表达谢意,黄素琼再三推辞不成,就用10元钱买了抄手给老人吃。
黄素琼还十分热心小区公益活动,义务清扫楼道,自己掏钱买水泥和沙石修补小区破损、坑洼的路面。小区水管爆裂,曾搞过装修的她主动张罗,跑上跑下,精打细算,找三家公司投标,中标后,买好材料,认真监管把关,最后每家只花了300元,远低于预算费用。在周围人心里,黄素琼就是大家的亲人、贴心人,是当代的活雷锋。
笔者手记:
黄素琼把“助人是快乐的”、“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的未来”当作一种信念,视为一种心态。她始终怀揣着一颗真挚善良的心,诠释着一位共产党员乐于奉献的博大胸襟,用爱心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点点滴滴充满温情的“小事”,传递着正能量,弘扬文明风尚。让我们在道德榜样的身上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共建和谐、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