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加一体化牛奶生产实现“无缝链接”

15.04.2016  11:16

  “从挤奶到生产出成品牛奶只需要2小时,从全球范围来看,能把生产时间控制到这么短的目前只有现代牧业一家。”近日,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现代牧业)营销总经理刘瑞军表示。

  在近期发布的《2015年度食品品牌口碑报告》乳制品榜单中,现代牧业总排名位列第四,但在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质量认可度指数评比中,以6.61的成绩位居第二,距离第一的伊利仅1.63之差。作为一家创建时间并不长的乳制品企业,现代牧业是如何赢得消费者口碑的?

   高标准把控产品品质牛奶指标高于欧盟、日本

  “高品质”一直是现代牧业对乳业市场需求的定位。官网上,现代牧业将牛奶品质的关键指标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刘瑞军说,“体细胞指标目前在中国尚未检测,现代牧业要求小于25万;微生物方面,欧盟的标准是不能高于20万,日本最好的牛奶不能高于10万,中国要求不能高于200万,现代牧业对外公布的数目是不超过2万,但实际上要求的内控指标不超过1万。”除此之外,蛋白质含量方面,现代牧业高于欧盟、日本标准,含量高达3.2%。

  “品质是奶业的基石,也是重塑消费者对中国奶业信心的关键。”农业部原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参观现代牧业时曾表示。作为国内最大的奶牛养殖及生乳供应商,现代牧业为了将牛奶安全贯穿到每一个环节当中,设计了一套完整的从饲草料加工、奶牛养殖、疾病防控、乳品加工和物流配送的现代化奶业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比如建立牛舍定期消毒机制,提出一系列控制外来生物措施,严格执行人员车辆入场消毒规定,同时,每年进行两病检疫,杜绝牧场内疫病传播。

  为了从源头把控牛奶的食品安全,该集团建立了完善的原料入场检验制度。对于风险高的饲料原料,推行每车必检原则,对于库存原料也定期抽检。为此,集团每个加工厂斥资千万元用于化验室仪器设备购置,用先进技术手段对牛奶进行检测,确保将安全、营养的牛奶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

  2015年6月1日,在葡萄牙举办的2015年世界食品质量评鉴大会上,现代牧业凭借无任何添加的纯牛奶蝉联世界食品质量评鉴大会(MondeSelection)食品类别金奖。原奶从挤出到加工成品全程在2小时以内完成,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牛奶中的活性物质,实现了牛奶的品质突破。

   创新种养加一体化生产模式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是在种养加一体化模式下确保原奶安全与品质管控的秘诀。”现代牧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高丽娜介绍。据了解,现代牧业的“牧草种植、奶牛养殖、牛奶加工一体化”的创新生产模式为生产优质牛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无论是从设施布局、经营管理还是循环经济模块,种养加一体化模式可以全面确保牛奶品质,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以现代牧业的塞北牧场为例,据介绍,该牧场建设完全按照“种养加一体化”的设计模式,一侧是牛场和挤奶大厅,另一侧是自动化加工车间,这样的设计使牧场挤出的鲜牛奶经检验合格后,通过密封的输送管道可直接到达加工车间,从原奶收取到成品奶出厂整个生产流程不超过2小时。如果产品运至北京,物流运输4个小时,会员及商户配送6个小时,那么从生产到送达消费者手中产品将不超过12小时,最大限度地保留牛奶中的免疫活性物质,保证了牛奶的新鲜、营养。

  对于一体化生产模式的理解,高丽娜有更深的体会,她曾公开表示,“公司依托零距离一体化的创新生产模式,通过把现代化的加工厂建在规模化的牧场里,再把规模化的牧场建在配套的牧草种植地里,不仅完成了自种自养自产自销的产业链一体化,更实现了各环节零距离的无缝链接。

  以存栏4万头的蚌埠牧场为例,现代牧业在牧场里建设600吨的液奶加工厂,利用自产优质原奶生产自有品牌;同时,又在牧场周边配套10万亩优质土地,种植青贮玉米和苜蓿,满足奶牛的饲料喂养;除此之外,该牧场又用牛粪发酵后的有机肥培肥地力,减少农药使用的同时,推广有机肥料,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形成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

  如此一来,现代牧业种养加一体化生产模式,在上游可以控制饲料成本,在下游终端产品可以提升利润空间,既可以缓解养殖经营压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周期性乳业寒冬。

  目前,现代牧业拥有万头牧场27个,奶牛头数超过22万头。2015年,现代牧业自有品牌销售额已突破15亿元大关。2016年现代牧业将继续加大自有品牌的开拓,在推出常温酸奶的同时,大力发展巴氏低温奶产品。对此,高丽娜表示:“凭借上游优质原奶的稳定供应,我们有实力满足下游市场及消费者对高质量奶制品的需求,研制开发新产品,生产更具附加值的高毛利产品,实现下游产品的结构升级。”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