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美食:享受在舌尖 感动在心间
鱼卷
肉粽
润饼菜
土笋冻
核心提示
现代技术的发展,让许多食材的供给摆脱了节令的束缚,然而在泉州,一些食材的特性却仍专属于春、夏、秋、冬中的某个季节。智慧的泉州人通过不同的食材来体察四季变化,并创造出各式美食。经过两个多月的全球推介,15种语言的网络投票推选,在激烈的角逐后,泉州获选“2014中国城市榜—全球网民推荐的最中国美食城市”。
春夏秋冬味道各异
时下正值炎炎夏日,不少消暑美食,带来了泉州人夏季餐桌上的清凉世界。中心市区天后宫旁的一家四果汤店生意正如夏季一样火热,店家用一把类似刨刀的工具,把石花膏刮成均匀的细条盛在碗里,加上红豆沙、珍珠圆或是芋泥等,再舀一勺蜜水或糖水,便是夏日的一道清凉特色小食。
季节由夏转秋,壮嫩肥美的新鸭新鲜上市。居住在永春石鼓地区的厨师们就近取材,以当地农家饲养的红面番鸭为主材,搭配各式补气的养生草药,一同经过数小时的熬煮成汤,一道地道的白鸭汤出锅,香浓四溢。
秋去冬来,寒天逼人。狗肉温补,鹅肉去湿,因此,汇集了番鸭、狗肉、羊肉、鹅肉的中心市区水门巷便远近闻名,这些被誉为冬季食补的佳品,加入中药川弓、南姜和橘皮,再佐以泉州春生堂酒和咖喱粉等进行焖炖,香味十足。
春暖花开。泉州西街几家卖春饼皮的老字号店也迎来了春天,早早就已门庭若市,等候买春饼皮的市民排起了长队。“润饼菜”也称春饼,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加入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
泉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还蕴含着许多“食”文化的故事,元宵丸、石花膏、绿豆饼、桔红糕、榜舍龟等口味独特的传统美食甜品都有精彩的传说故事。身处泉州,一年四季让你拥有享不尽的口福。
美食化解游子情愫
中国人对食物怀有特殊的情感,它们不仅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也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之中。对于每一个离开故土的华侨华人而言,也许可能遗忘故土的人和事,但舌头和胃却让他们难以忘记家乡菜和故乡味。
“决定回乡定居,召唤我的不仅仅是亲情,更有熟悉的味道。”华侨程老先生,离开家乡泉州40年后终于落叶归根。他说,一顿归乡宴,穷尽乡间名厨的全部手艺,中断几十年的相识和旧情重新接通,瞬间让一切回到从前。
每至传统佳节,海外华人情思愈浓,他们往往通过精心准备的美食,来化解思乡情愫。泉州市旅游局局长张锡坤说,美食对于远离故乡的海外游子而言,绝不仅是果腹之需和口欲之欢,更是他们寄托乡愁的重要媒介。每当他们回到故乡,都会迫不及待地寻找地道的泉州美食,从舌尖上品味离别已久的故土味道。
“没有什么能比美食更直接、更紧密地把海外华侨同自己的故乡连接起来了。”他说,当这些华侨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在海外成长起来时,他们或许已不太了解泉州,而美食却能把他们与自己的祖国联系起来,让他们从味蕾上认识自己的故乡。
美食入手推介泉州
“我觉得从美食入手去推广城市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认识和了解一个城市往往是从它的民间生活开始的,所以美食也就成了一个躲不开的环节。”“2014中国城市榜—全球网民推荐的最中国美食城市”评委、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边疆说,很多时候,当人们回忆起对一个城市的印象,往往首先就会想到这个城市的特色美食。
据介绍,此次评选活动,主办方在中文网、俄文网、韩文网、英文网等15个语言网站联合推出大型报道专题,以图文、音视频的方式集中介绍泉州等地的美食,并有十余家境外媒体参与报道。此次活动获得多语种网络投票共计2254多万张,其中来自境外的投票占70.3%。
“泉州美食地方特色明显,近几年经过大力推广已成为泉州旅游宣传的重要载体,成为泉州旅游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张锡坤说,此次活动也为泉州搭建了一个向海内外推广自身的开放平台,向世界展现了泉州所蕴含的丰富旅游资源和独特文化内涵。
泉州美食得到主办方的认可,他们认为,唐宋以来,泉州人利用丰富的物产,兼容中外饮食文化之精华,逐渐形成了风味独特的闽南菜流派,成为福建闽菜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传播到宝岛台湾,很多台湾名小吃就发源于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