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官员新考核体系去GDP化 GDP指标降为0分
对福建来说,建立生态省的布局,成为了去GDP化的后盾,而新的发展方式正以这一文件为蓝本,着力探索。近期,福建省表示,取消对被列为限制开发区域域的34个县(市)的GDP考核,实行生态保护优先和农业优先的绩效考评方式。
时代周报记者 刘巍 发自广州
近日,福建省效能办下发通知,取消对被列为限制开发区域的34个县(市)的GDP考核,实行生态保护优先和农业优先的绩效考评方式。
GDP在10%以上高速增长多年的福建,今年与其他21个省市一样,主动调低GDP增速,在GDP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上刹车,顺应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国家战略。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多次提出去GDP化,不以GDP论英雄。
2013年6月28-29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称,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
一旦取消GDP考核,便需要另一种可供比较的方式来检验官员工作的能力。因此,空间布局和区域发展模式成为了探索方向。
2014年3月1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福建省成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这意味着,在福建,GDP考核以外的,新官员考核机制正在形成。
主体功能区先行
取消官员的GDP考核,势必需要政策空间,这一空间来自中央对全国协调发展的规划。
2000年,国家发改委作了一个关于规划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空间协调与平衡的理念。政府在制定规划时,不仅要考虑产业分布,还要考虑空间、人、资源、环境的协调。
这一理念体现在中央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该纲要提出功能区的概念,并最终列入“十一五”规划纲要。2011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宪平在北京表示,中国已出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标志着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发生重大转变。
为了顺应这一转变,2012年底,全国掀起一波出台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热潮。福建、湖南、黑龙江、天津等省份均在2012年12月前后公布了自己的规划方案。
以福建为例,2012年,福建出台了《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一《规划》将福建84个县(市、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4个类别。其中,22个县(市)属农产品主产区,12个县(市)属重点生态功能区,这两者均为限制开发区域。
这也意味着,限制开发地区的规划和考核都将去GDP化,对官员的考核重心将转移至生态和环境保护上。
事实上,福建并不是唯一在县级取消GDP考核的省份。但作为所谓“沿海经济发达区断裂带”以及全国首个“生态省”,福建的动作尤其令人瞩目。
GDP考核指标降为0分
福建的GDP在2013年刚刚冲破两万亿大关,达到2.16万亿,超过上海排在全国第11位,但地区发展不平衡明显。
福建经济发达的心脏部位在中南部沿海的泉州、厦门、福州、莆田四市,这四个市大部分区域不在限制开发区域内,而其余的南平、宁德、三明、龙岩、漳州五市,均有半数左右的县市在34个限制开发区域内。
时代周报记者获得的福建某县(市)即将发布的一份“关于调整取消考核指标的情况说明”中显示,该市涉及GDP考核的项目共有六个。该“情况说明”尚未最终定稿,仍需要等待省级政府的审批。
针对所有属于“限制发展区域”的县,该市拟取消直接考核GDP增长的两项指标。“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权重被直接取消,“GDP增量占全市的比重”的10分权重在该项上降为0分,平分为两份,加在“森林覆盖率”和“林地面积减少率”两个考核指标上。该市工业基础弱,但环境资源优秀,森林覆盖率达60%,并拥有数个国家级风景区,生态保护被放在重中之重。
对其中两个涉及GDP的指标,该市采取了“改名使其与GDP脱钩”的处理方式。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错年值)”将修订为“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率(错年值)”,权重保持不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对于GDP比例(错年值)”修订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增长率(错年值)”。这意味着这些县(市)仍然需要文化产业产值与研究经费投入方面保持一定增长,即便它们的GDP增长已经放缓。
另有两个涉GDP指标“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与“每万元投资产出GDP”则不变,该市希望这样的保留可以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文件解释说,保留每万元投资产出GDP能够反映投资的质量,是为了避免粗放型增长。
该市作为一个相对经济不发达的城市,GDP在福建排名一直靠后,此次取消一半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的GDP考核,可谓卸下重担。
该市一位县级官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除了调整考核方式以外,该市还非常关注支付转移方面的政策,要保护环境,“守山的钱总要给吧”。
另外,拥有武夷山和大红袍的南平市,有7个县市被列入限制开发区域的城市,该市一位不愿具名的市级官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省里拟对南平的未被列入限制开发区的3个县市出台扶持政策,以保持全市的发展。
生态省落地
7月份,福建银监局发布《福建银监局关于辖区银行业机构支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推进绿色信贷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2015年末及之后全辖银行业机构“节能环保项目及服务贷款”实现“两个不低于”(全年增速不低于公司类贷款增速,当年增长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对此,福建沿海城市宁德则在环保工作上已有动作,8月21日,宁德市检察院正式成立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处,提出到2017年之前,要把拥有1064公里海岸线、丰富生态资源的宁德市建成国家级生态市,成为“山海画廊、人间福地”。
与中西部省份发展民生的重点不同,福建的优势和改革任务,显然在环境和生态保护,并且这一转变早有先声。
福建省长苏树林在今年4月对媒体表示,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即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构想。
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曾对媒体表示,由于每个地区的自身条件和禀赋不一样,所以一味追求达到某个经济增长率,就容易造成环境破坏、资源过度开发和债务增长等问题,因此,根据不同地区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对部分地区取消GDP考核,这种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的做法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