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融资成10月新增信贷主要贡献者

20.11.2014  11:52
核心提示:在申请银行贷款难、企业债和股票融资门槛高的情况下,办理贴现获得资金逐渐成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短期融资的重要方式。中小企业通过贴现取得信贷资金通常比办理一般贷款更容易、更便捷,且从长期看融资成本也更低。     日前央行发布的10月新增贷款情况,中华工商时报记者注意到10月新增信贷的主要贡献者是票据融资和企业中长期贷款。有分析认为,该月新增贷款结构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强,银行风险偏好收缩,只能用票据完成央行下达银行的信用额度。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在信贷紧缩的时候,手上一大堆银行汇票、商业汇票贴现成为解决短期流动资金的选择之一。不过,银行间市场只能消化其中的一部分,小额分散的票据仍然流转在民间信贷市场。对急需融资的企业而言,这样的流转是否有风险?如果存在风险,如何尽可能规避?       降低企业短期融资成本       在申请银行贷款难、企业债和股票融资门槛高的情况下,办理贴现获得资金逐渐成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短期融资的重要方式。中小企业通过贴现取得信贷资金通常比办理一般贷款更容易、更便捷,且从长期看融资成本也更低。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黎友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因票据贴现率远低于同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融资代价和难度相对较小,持票人通过贴现可以及时获得现金,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财务成本,甚至还可规避汇率风险。       “当前,银行票据的结算和融资功能让银行和企业之间形成双赢局面。”黎友焕分析,银行通过提供票据贴现服务既可以向持票人、出票人分别收取一定的贴现利息和手续费(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应按票面金额的万分之五向承兑银行交纳手续费),又可以从出票人处吸纳一定的存款(依据不同信用等级收取不等的承兑保证金,通常为票面金额的30%),还可以持票向其他银行办理转贴现或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       网贷平台瞄上票据业务       据了解,2013年,中国金融机构累计贴现票据规模约45.7万亿元,同比增长44.3%。其中,500万元面额以下的小额票据约20%,而银行间市场只能消化其中一半,整体在民间信贷市场中流转的小额票据规模超过4万亿元。       这些小额票据大部分由中小企业开具,然而,银行金融机构由于业务流程较为繁杂、操作成本高等原因,对办理小额票据贴现业务积极性不高,小微企业持有的小额票据难以贴现回笼资金,造成资金占压和企业经营困难。这也是形成票据理财产品需求市场的主要动力。       自去年余额宝上线以后,在此后一年多中,互联网金融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P2P、众筹等各类理财产品百花齐放。在当下互联网“宝宝”收益率持续下滑、银行6%以上理财产品难觅、P2P平台倒闭频发之时,不少互联网金融平台瞄上票据业务。       记者打开京东金融看到票据理财中,年化利率在5.2%-5.4%之间,根据限期不同利率有所不同。       业内专家表示,像京东、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做票据理财业务有的可能有其鲶鱼效应,本来企业与京东等有业务、资金往来,做此类业务比较顺理成章,也有可能时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利率方面有更好的议价,用现在的话说,互联网金融的利率更为市场化,也会让企业选择与其合作。       目前,已经有大大小小近十家网上理财平台推出类似产品。京东的“小银票”,阿里的“招财宝”都属此类,苏宁云商也推出了票据理财产品。       风险犹存       对企业而言,票据融资的渠道是解决融资问题的好方法,但规避风险是必要的。       网贷平台跑路和二次质押的风险不得不防。所谓二次质押,就是该平台收到融资企业的票据后,并不直接办理银行托收手续,而是在到期前再进行其他形式的套现,比如委托贸易付款,二次质押融资用作他途。       黎友焕表示,近期,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在推出各种宝类产品后,又推出了“高收益,低风险”的票据理财业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博得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金融市场上历来都是高收益对应高风险,票据类理财产品的高收益同样也具有较高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体现在:假票、被止付、被波动不断加大。       此外,对于银行来讲,本来风险不大的票据市场随着近几年不断的发展,风险管理上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黎友焕表示,票据市场的利率显现。在宏观经济放缓,国家调节经济政策不断变化的时期,行业风险也在增加,有些银行对企业的信用状况和担保实力考虑不周,经营风险冻结和延期支付。因此,面对票据理财产品的风险,投资者在选择票据理财产品时,应着重考察发行主体在票据业务方面的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