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副部长谈中国为什么造不好马桶盖
【中国经济论坛】为何造得出高铁、大飞机,却造不好马桶盖?
“中国制造”需要重塑“人力基因”
人社部与财政部共推“新型学徒制试点”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曹煦 | 北京报道
38万公里,是嫦娥三号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
“盯着一个微小的焊缝,可以十分钟不眨眼。”他叫高凤林,中国航天第一研究院二一一厂的一个班组长,他的工作用一句话形容就是“给火箭焊心脏”,从事航天焊工35年的他被称作“发动机焊接第一人”。
企业颁给他“能手”,同事喊他“大师”,媒体称呼他“大国工匠”,国家授予他“全国劳模”。然而在中国8亿劳动者中,以高凤林为典型代表的高技能人才却是凤毛麟角。
支撑“中国制造2025”,显然需要更多的高凤林们不断涌现。近日,做客央视《对话》节目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说:“从一个国家来讲,它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实际上取决于技能人才的水平。”
为何造得出高铁、大飞机,却造不好马桶盖?
中国制造“重点领域领先,但系统性落后”
中国制造能让高铁飞驰、蛟龙入海、玉兔登月,中国技工能够在世界技能大赛中披金摘银,却为何难以造出一支好用的圆珠笔、一个国人在海外疯抢的马桶盖?
这既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谈到的问题,也是普通民众看到的中国制造的尴尬所在。
人社部副部长汤涛认为,“圆珠笔不好用”背后还是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一个国家最顶级的产品有一批高端人才去生产,但是更大众化、更常用、进入家庭或者说我们经常用的笔,则需要靠更多的劳动者尤其是技能劳动者在日常生产当中提高质量。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我们在人才培养上还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高文书认为,这是中国制造“重点领域领先,但系统性落后”现状的写照。“中国在很多高精尖领域其实是领先的,但是在一些领域,比如圆珠笔,它是依靠人和机器设备共同作业的结果。人也许有很好的技术,但是如果我们的设备、机械体系达不到,有时候也确实比较困难。”
在中航工业集团总经理助理刘井宏看来,将设计转化为产品,再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整个过程需要技术转化和转移的畅通机制、优良的工艺保障、成熟的人才市场、诚信的市场环境等等,而这些是当前中国制造业的短板。
汤涛坦言,中国虽然已经有一大批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大师级工匠,但能否让这些身怀绝技的大国工匠“后继有人”,是当下中国制造需要认真面对的考题。“在军工等特殊行业,中国的大国工匠更多一些,在一些传统行业,我们的高级技师、首席技师、特级技师还是少了一些。”
主管部门已经开始行动。人社部联合财政部从今年8月开始在北京、天津、内蒙古等全国12个省区市推广“新型学徒制试点”:每个省份选择3到5家大中型企业试点,每家企业再选拔100名左右与雇主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员工参加培训,共涉及学徒近6000人。
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严重,需要重塑中国制造“人力基因”,提高“蓝领工人”地位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高文书认为,世界技术浪潮的更新极为快速,而企业对技术的跟进和研发、对人才的培养有一个滞后期,对中国来讲表现更为突出,就是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
据汤涛介绍,人社部已经从三方面发力:一是持续建设“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从2012年起,用10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拔培养4000名左右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重点选拔培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高层次中青年领军人才;二是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人社部今年9月新批准设立500多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引进、培养一大批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有效促进产、学、研结合;三是自2011年底启动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在12个重点领域开展大规模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每年培训100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该工程已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而另一个制约高技能人才大量涌现的原因则是生源问题。“现在技能人才培养,包括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是好多年轻人或者他们的父母,不愿意选择这个职业,认为社会声望较低。”高文书说。如何提高“蓝领工人”的社会声望?在高文书看来,应该从畅通职业发展通道、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工作环境三个方面入手。
而在技能人才的“用人大户”——制造企业里,相应的探索从未停步。
例如中国中车,对于技能人才的培养打通了三个渠道:成长渠道、价值体现渠道、待遇渠道。中车股份副总裁孙永才介绍:“中车评定的专家序列有首席专家,资深专家等,目前中车有一位首席专家,有33位是资深专家,同时有50位技能人才享受到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