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社科界专家畅谈党的十九大精神

01.11.2017  23:38

10月31日下午,四川省社科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家座谈会在成都举行。会上李新、马骁等12位与会专家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判断、新方略、新战略、新目标、新举措,联系四川实际,从不同角度畅谈学习体会。

大家表示,社科理论工作者不仅要学习好、领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好、宣讲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更重要是研究好、阐释好党的十九大精神,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巴蜀大地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强大力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引领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美丽繁荣和谐新四川的生动实践。

 

省社科联主席,四川大学原党委书记(副部长级),教授 杨泉明

 

杨泉明:新时代新思想新战略新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的理论基础,为我们把握新时代、夺取新胜利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引。”省社科联主席杨泉明认为,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方位、新战略、新目标……这是哲学社会科学今后发展的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特别是“新时代”,是把握其他所有“新”的前提。他说,每个新都是我们研究的重大课题,它们为哲学社会科学赋予了新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也为深化理论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学习、宣传、贯彻、阐释、研究十九大精神这方面,我们要走在前列,要有所作为。

杨泉明号召,全省社科界要先学先行,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要发思想先声,深入研究阐释十九大精神;要主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姜怡

 

姜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引领伟大的时代。”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姜怡谈到,来源于实践艰辛探索和积累所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时代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奠定了思想根基,指明了发展方向,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空间,更是指引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巴蜀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强大思想武器。

姜怡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省社科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全省社科界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舆论支持。要全力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宣传和贯彻落实。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姜怡号召,全省社科界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省社科联副主席、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  李新

 

李新: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省社科联副主席、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新谈到,要着重从三组对应关系,准确把握、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是物质文化生活与美好生活对应关系,这是人民需要从“窄”到“宽”的转变。二是落后与不平衡不充分对应关系,这是社会发展从“低”到“高”的转变。三是社会生产与发展对应关系。这是社会状态由“量”到“质”的转变。科学界定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抓住、解决新矛盾,对于我们进入新时代、肩负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完成新任务,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 马骁

 

马骁: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

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马骁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为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而且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根本遵循。在新时代,我们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在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方面进行理论创新,为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马骁谈到,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担当起教育工作者努力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神圣职责,绝不辜负伟大的新时代、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

 

西南民族大学原校长,教授 赵心愚

 

赵心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青藏高原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作贡献  

西南民族大学原校长赵心愚表示,作为一名在民族高校工作又从事民族史研究与教学的社科工作者,我特别注意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有关“民族”、“中华民族”的论述。青藏高原地区既是民族地区,也是贫困地区,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我国加快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点、难点与短板。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目标,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都进行重点强调和全面部署,明确提及的至少有18处。这些都为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进一步指明方向,也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我们将深入学习总书记报告,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进一步开展高原研究,为四川青藏高原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贡献智慧与力量。

 

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高中伟

 

高中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理路    

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高中伟表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根本的就是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条件、时代特征、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需要厘清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时代逻辑和内在逻辑。从历史逻辑看,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课题的新探索;从理论逻辑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时代逻辑看,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矛盾新要求的科学回应;从内在逻辑看,是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的有机统一。

高中伟表示,作为社科工作者一是要学习自觉,自觉用新思想武装头脑。二是要研究自觉,自觉把新思想作为未来学术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三是要宣传自觉,自觉发挥研究优势向全社会宣讲新思想。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 赖廷谦

 

赖廷谦:新时代、新思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指南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原党委书记赖廷谦谈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中之重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意高远、气势恢宏,思想深邃、博大精深,立足新时代,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充分体现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四川实际,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我们教学和研究的全过程,做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敬枫蓉

 

敬枫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敬枫蓉表示,省社科联作为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的学术性人民团体,联系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聚焦未来发展建设基本方略,切实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敬枫蓉谈到,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工程和基础工程。高校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大使命,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校要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武装,着眼于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构建,立足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推进内涵建设。 

 

成都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高宁

                                         

高宁:准确把握党的建设新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出新部署。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鲜明品格,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成都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宁谈到,准确把握党的建设新要求,要着眼实践进程,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自觉,要运用系统思维,深刻领会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部署,要坚持问题导向,始终保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定力。

高宁表示,我们高校首先要始终坚持、不断完善党委全面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要进一步增强制度约束力,持之以恒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真正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落到实处。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姜晓萍

 

姜晓萍:保障改善民生,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姜晓萍,从“不忘初心,保障改善民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核心,保障改善民生是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点;抓住重心,保障改善民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着力点。”三个方面,对党的十九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行了解读,从如何保障改善民生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从解决“普遍多数、重点少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精准脱贫等,对保障改善民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着力做好的重点工作、攻克的难点,作了深入分析。

 

省社科院研究员,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   谭继和

 

谭继和:弘传中华文化,步入新时代  

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谈到,十九大报告“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等论述,为弘扬、传承、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作为巴蜀文化研究工作者,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的号召,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以“学术创新是生涯,文章利民是珠玉”的情怀,践行初心,弘扬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创新好巴蜀文化、天府文化。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邓淑华

 

邓淑华:新时代的理论创新

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光芒,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这是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邓淑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深感受。她从历史、时空对新时代的崭新历史方位进行了阐释,从渊源、形成过程、体系结构、内在逻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分析。她谈到新思想、新判断、新目标为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理论支撑、广泛研究课题。

邓淑华表示,作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将按照新时代的新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文化育人,教育和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牢“四个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四川大学教授   黄金辉

 

黄金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新战略

四川大学教授黄金辉从新时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矛盾及其表现入手,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进行了深度解读,提出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社会治理建设、党的建设四个重点领域,加快政治发展,从加强人权法治保障,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协商民主,深化依法治国,机构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党的政治建设等方面,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推进政治发展、健全社会主义民主的若干新思想、新观点,提出了极具价值的对策建议。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教授 刘益飞

 

刘益飞:深刻认识新时代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教授刘益飞感到,有两个重大论断格外引人注目。一是把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九大报告指出:“四个伟大,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既是对这些年来党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一个清醒认知,也是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一个创造。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并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整个党的建设的统领。这不仅是党的建设提法上的重要调整及变化,更是党的建设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文章来源:办公室 网站编辑: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