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东区大渡口社区百名昔日受助者成为“七彩”志愿者

18.03.2015  20:11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秦勇) 病好了,我还要回去做志愿者。”3月17日,在成都治病的攀枝花市东区大渡口街社区居民孙华英这样计划着。孙华英有心脏病不能干重活,丈夫在外打临工,家庭困难,很多社区居民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去年,她加入了社区“七彩”志愿服务队,参与志愿服务。

2012年,大渡口街社区成立了“七彩”志愿服务队伍,现有360名队员,服务队围绕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等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为辖区居民群众服务。

队标颜色不同服务内容不同

3月15日,社区居民冯成蓉早早地来到独居老人廖红碧家看望老人。只见冯成蓉右手臂上佩戴着一个红色标牌,原来她是红色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之一,结对帮扶廖红碧。

来到老人家,廖红碧愁眉苦脸地告诉冯成蓉:“家里的热水器坏了,能不能帮忙修理?

天气这么热,热水器坏了老人洗澡就麻烦了。”冯成蓉想起服务队队员白国荣会修理热水器,立即拨通了白国荣的电话。

不一会儿,白国荣赶到廖红碧家,三下五除二就将热水器修好了。看见热腾腾的水流出来,廖红碧高兴得合不拢嘴。

冯成蓉告诉记者,除了自己所在的红色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社区“七彩”志愿者服务队还有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服务队,颜色不同提供的服务也不同。

据介绍,红色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组织社区企业单位党员、社区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为老年居民提供上门维修等服务;橙色社区文化服务队组建了社区文艺队、特色老年人表演队、快乐少年文艺队等5支文化服务队伍,引导辖区居民参与健康有益的活动;黄色维护稳定服务队则是发动社区党员、热心居民加入巡逻队伍,定期开展巡逻活动;由25名中小学生、社区委员、社区党员义工组建的绿色环境卫生服务队在辖区开展“绿地认养”、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整治等活动;青色就业输出服务队建立社区失业人员台账,与辖区大型企业建立人才需求链,及时向企业推荐所需人才,帮助辖区失业人员解决就业问题;蓝色政策咨询服务队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法规宣传、惠民政策宣传等服务活动,并协助他们办理相关事宜;紫色互帮互助服务队则调动企业、居民群众开展社区公益性义务服务。

每个服务队通过集中、上门等服务形式每月开展1-2次志愿者服务活动。”大渡口街社区党委书记郑小蓉告诉记者,对没有开展活动的服务队,社区将对队长进行问责。

百余名受助者变为志愿者

孙华英来攀枝花已有20多年,在大渡口街上开了一个10平方米的缝纫店,靠缝缝补补维持一家人生活。

因为户口在外地,孙华英的儿子找工作时单位要求其出具《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由于重庆老家没有亲戚,来回很不方便。蓝色政策咨询服务队队员严素清了解情况后,立即帮她代办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解决了她儿子找工作遇到的问题。

去年,当孙华英被问到“要不要加入紫色互帮互助服务队做志愿者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还给缝纫店立下了一条店规:“凡是社区困难户或老年人来缝补,一律免费。

别人对我好,我在心里记着。我虽然没多大本事,但实在很想做点事,来回报社会。”孙华英的话很朴实。

据郑小蓉介绍,像孙华英这样曾经的受助者变为如今的志愿者,在“七彩”志愿者服务队中还有百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