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社区民警廖刚:日夜巡逻 一年内社区案发率下降55%

27.11.2013  22:43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陈俊)石桥社区的背街小巷怎么走?哪里有小卖部?小区里住了多少租住户?这些问题,统统难不倒社区民警廖刚。11月26日,全省公安机关在德阳召开工作现场交流会,四川省副省长、公安厅长侍俊和全川21个市州的公安局长观摩了凯江路派出所石桥社区警务室。而社区民警廖刚的勤恳工作,让观摩的一把手们对社区警务工作有了最直观的感受。

  在石桥社区当社区民警1年多,每天走街串巷、入户调查,廖刚已成为当地居民最熟悉的人之一。“有时候我没穿警服走进超市,都会有人跟我打招呼说:‘今天你又来上班啊?’虽然很多人叫不出我的名字,但都知道我是警察。”廖刚不善于在声音中表露太多情绪,说起这些的时候,他憨厚地笑了笑。

  2012年8月,德阳市公安局大力推行社区警务专业化、巡逻防控专业化、刑侦警务专业化的“三个专业化”建设工作,从警5年多的廖刚主动申请从派出所调去凯江路派出所石桥社区警务室工作。按照规定,社区民警只负责社区警务工作,不参加派出所值班、不办理案件,廖刚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到各小区入户采集住户信息,以及在社区内一遍遍地巡逻。“有时候骑电动车巡逻,有时候也骑自行车,遇到特别窄的小巷,就步行巡逻。

  石桥社区处于城乡结合部,社区内有9个农转非安置小区,最大的特点就是流动人口多、出租房多,“由于情况复杂,以前这里被盗、打架等非常多。”廖刚说,他刚调来社区时,有的小区里入室盗窃很严重,为此,廖刚和同事每天都去小区外蹲守,从半夜12点一直守到清晨5点,足足坚持了半年,“小偷看到一直有人在,不敢动手,案发率眼看着就下来了。”平时,廖刚还和另外2名警务员分工,晚上轮流带巡护队在社区内巡逻,经常半夜了,还能看到巡逻队警用电动车上的警灯在闪烁。“我们就一直在这一带转,就算没有发现犯罪,也能让老百姓随时看到警察在这儿,警灯在闪烁,这样他们心里就是安稳的。”廖刚选择的这个办法虽然“”,但取得了显著效果:根据统计,去年1月—10月,石桥社区发生案件40起;今年同期,石桥社区仅发案18起,案发率下降了55%。如今,还常常会有居民主动给廖刚打电话,反映身边的可疑线索。

  在石桥社区工作了400多个日夜,谈起对社区警务工作的体会,廖刚说了件小事。夏天时,社区里一对夫妻闹矛盾,站在大太阳下争执不下,赶去调解的廖刚也坚持在太阳下暴晒,不解决矛盾不离开。旁边的老人看不过去了,主动拿出伞来。就这样,廖刚帮忙调解矛盾,老人就在旁边为他打伞遮阳。说到这儿,廖刚顿了顿:“那种感觉,真是你们无法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