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等19省份社保系统存漏洞 5200万人遇泄露危机

25.04.2015  17:45

  近日,知名漏洞响应平台曝光江苏、陕西、四川、浙江、山西等全国至少19省份的社保系统存在漏洞,数千万用户的社保信息遭遇泄露危机。据“新华视点”记者了解,目前,40%的漏洞已经修复,但仍有涉及超过千万居民的数据漏洞未能修复。

  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回应,已要求涉事地区排查隐患。确实存在漏洞的,要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予以封堵。同时,从目前的监控情况看,全国社保系统总体运行平稳,未发现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事件。

  记者调查发现,低级错误和懒政行为是这场危机的重要原因。

   5200万居民遭遇信息泄露危机

  记者从补天漏洞响应平台获得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4月以来,涉及居民社保信息泄露的报告达46个,其中高危44个,至少涉及江苏、陕西、四川、浙江、山西等19省份,涉及人员高达5200万。其中超过千万居民的相关信息漏洞至今未修复。

  补天漏洞响应平台安全专家邓焕表示,社保系统里的信息包括居民身份证、社保、薪酬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造成的危害不仅是个人隐私全无,还会被犯罪分子利用。例如,被用于复制身份证、盗办信用卡、盗刷信用卡等一系列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

  记者了解到,截至22日,多省市社保系统已对漏洞进行修复。根据补天平台排查的数据显示,40%的漏洞已经修复。比如,涉及822万人的辽宁省沈阳市社保局某系统SQL注入问题、涉及643万人的山东省烟台市社保网上办事大厅安全漏洞问题、涉及213万人的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社保系统漏洞等均已经修复。

  此外,还有部分省市社保系统未能修复。比如,吉林省长春市某医保系统漏洞,可导致参保的学校和企业单位用户的医保信息泄露,涉及772万人。这个信息漏洞发现三个多月,至今未能修复;陕西省铜川市某系统漏洞导致居民信息泄露,包括个人企业信息、就业失业信息、个人企业贷款信息、退休老人管理等,涉及90万人。从1月信息漏洞被发现至今,仍未修复。

  胡晓义说,社保信息系统牵涉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人社部高度关注这一问题,将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漏洞修补,以负责任的态度保障参保人的个人信息安全和社保基金安全。目前,人社部信息中心已向平台了解其所监控到的漏洞信息,同时向多个地方人社部门了解情况,要求这些地区对隐患进行排查。确实存在漏洞的,要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予以封堵。

   多地社保部门在平台漏洞出现数月间没有采取措施

  补天漏洞响应平台此次曝光的名单,或许只是公民社保类信息泄露的“冰山一角”。另一家同类平台——乌云漏洞报告平台负责人孟卓向记者介绍,该平台从2011年以来提交的社会保障、医保和公积金类的信息泄露名单,数量高达近200个,至少涉及20个省份。

  专家分析,政府网站出现大面积的信息漏洞,一方面是管理人员对其所采用的系统不够了解,技术水平不高,导致存在很多技术性安全漏洞。但更重要原因,则是相关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责任心不强。

  孟卓说,涉及政府部门网站的信息泄露一般分为几类:弱口令泄露、数据库与敏感信息记录文件直接泄露、密码的暴力破解等诸多低级失误。“与互联网企业相比,政府机构网站的信息安全漏洞都非常低级,不应该出现。

  设置非常简单、容易猜到管理密码的弱口令泄露,是此次信息安全泄露的重要一类,修改密码就能解决诸多相关问题。但是,多地社保部门在漏洞发现后的数月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有的至今未修复漏洞。孟卓说:“弱口令泄露在技术修复上不存在任何难度,甚至要不了几分钟。历时多月而不修复,往往是管理人员的懒政导致的。

  比如,涉及345万人的湖北省十堰市社保某系统泄露社保信息问题、涉及428万人的四川省内江(微博)市社保某系统泄露参保1398家企业单位的员工社保信息问题,都属于通过简单操作就能修复。但从今年1月漏洞被发现至今,均未做任何修复。

  专家还说,数据保管不当也是此次信息泄露危机的重要原因。

  一些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懒政惰政,从漏洞报告平台与之沟通的情况也可见端倪。补天平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平台对信息安全漏洞的发布和处理,会经过提交漏洞、确认漏洞、通报机构、机构确认、机构修复五个步骤。漏洞数据将被同步实时通报给公安部、网信办和国家漏洞库,相关情况还会反馈给涉事机构。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涉事对象是政府网站,就往往得不到回应。“好一点的虽然不愿意沟通,但至少能悄悄地把漏洞修复了。但还有一些,却连花几分钟修复最简单的漏洞都不愿意。

  不少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重建设轻维护,专家称应对信息泄露追责

  专家指出,个人信息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要防堵政府网站的个人信息泄露,需要提升意识、引入优秀人才,还要建立问责机制,责任到人,防止“集体负责”变成“无人负责”。

  公安部相关信息安全专家指出,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加快,机构管理与公民的互动日益加强,这使公民信息的类别、属性变得更加敏感,相关信息安全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安天实验室首席技术架构师肖新光说,我国互联网发展速度快,但在信息安全方面的防护能力、防护意识和防护水平都有待提升,尤其是政务信息化安全水平较弱,应在思想意识上提升对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重要性的认知。

  孟卓说,不少政府部门在信息管理方面依然是重建设轻维护。政府机构的网站往往由传统机构进行维护,有的简单外包给第三方企业,对系统安全性不够重视,技术人员对安全的理解也较为老旧,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信息安全的发展。

  启明星辰首席战略官、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潘柱廷说,我国现在缺乏对信息安全泄露的问责机制。政府部门里往往没有人对信息泄露负责,有些“集体负责”实际上是无人负责,有些“一把手负责”实际上也是没人负责。应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在社保等重要部门要设立“首席信息安全官”等职位负责信息安全问题,并在经费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胡晓义表示,人社部建立了覆盖全国部、省、市三级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并委托国家网络安全专业检测机构,对人社系统的网络安全性进行实时监控。从目前的监控情况看,全国社保系统总体运行平稳,未发现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欢迎社会各界对社保系统安全提出建议和意见,对于发现的安全漏洞,通过合法渠道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告,或直接与人社部联系。

   最新动态

  人社部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人社部相关负责人称已在密切关注社保信息系统管理漏洞问题,从目前监控的情况看,全国社保系统总体平稳,未发现公民个人信息泄漏事件。补充说今天也有报道称漏洞还有60%没有修复,实际的情况是前次报道所说的漏洞40%是以前发现且已经修复的漏洞,其余的我们正在核实漏洞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我们会督促和指导相关人社部门在第一时间进行修复。

  经济参考报:

  我们了解到现在部分地区的社保信息系统存在管理漏洞,用户信息可能遭到泄漏,请问这个漏洞是否存在,现在有什么解决措施?谢谢。

  2015-04-24 10:42:47

  李忠:

  你提这个问题确实也是这两天炒得比较热的一个问题,我部胡晓义副部长已经在昨天的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就这个问题作了回应。借此机会,我也愿意就此问题重申四点:

  第一、社保信息系统牵涉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报道中所指出的问题无论是否存在,在多大程度上存在,我们都会高度关注,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漏洞修补,以负责任的态度保障参保人员个人信息和社保基金的安全。

  2015-04-24 10:43:10

  李忠:

  第二、我们见到相关报道后立即与国家相关信息部门进行了联系和沟通,并向报道所称的信息平台了解其所监测到的漏洞信息,同时向报道中所提及的地方人社部门了解情况,要求这些地区对所报道的隐患进行排查,确实存在的要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予以封堵。

  我们也注意到,今天也有报道称漏洞还有60%没有修复,实际的情况是前次报道所说的漏洞40%是以前发现且已经修复的漏洞,其余的我们正在核实漏洞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我们会督促和指导相关人社部门在第一时间进行修复。据我所知,一些地区漏洞修复后并不会反馈给该平台,该平台网上公布的信息并不一定能反映出各地最新的修复情况。

  2015-04-24 10:46:11

  李忠:

  第三、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各地人社部门普遍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针对主机、网络、数据库等信息系统的各个方面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人社部还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部、省、市三级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并委托国家网络安全专业检测机构对人社系统的网络安全性进行实时监控。从目前监控的情况看,全国社保系统总体平稳,未发现公民个人信息泄漏事件。

  2015-04-24 10:48:40

  李忠:

  第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黑客的攻击手段也越来越强,而防范的成本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对于影响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信息安全威胁,我们都将不遗余力的予以封堵,即使低度威胁我们也将采取有效的措施,将风险限定在可控范围,切实维护广大参保人员个人信息安全和社保基金的安全。同时我们也欢迎社会各界对社保信息系统安全提出建议和意见,对于发现的安全漏洞通过合法渠道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告或直接与我们联系。谢谢。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