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05.11.2015  09:31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由新华社受权发布,由此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首谈“四个全面”时强调“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全面建成小康核心在全面,这就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不能有短板,某种程度上说,十三五期间,应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补齐全面小康的短板上,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一项都不能缺,一步都不能慢。

  贫困不能拖后腿

  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目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贫困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之初到河北阜平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就曾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在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这吹响了扶贫攻坚的战斗号角。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贫困坚决不能拖后腿,规划建议强调,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互补作用,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必须依靠这些政策,各地政府部门做好政策产业的全方位对接,精心谋划,周密组织,迅速部署,补齐贫困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短板。

  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块短板,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青山绿水的需求非常急迫,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是全面小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也决定着全面小康是否可持续。

  十八大首提“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类场合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APEC蓝”“乡愁”等生态词汇广为人知。今年初,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正式实施。新法实施近一年,加大了对企业违法的处罚力度,也增加了对行政监管部门的问责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仍然是强烈的,“晒蓝天”已经成为朋友圈一项大众运动,规划建议首次将生态文明列入目标要求,“美丽中国”也首次写入规划建议,提出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这些都是对人民群众呼声的回应。补齐生态保护这块短板需要严格环保制度为环境撑起“保护伞”,也需要转变发展观念,树立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让美丽中国成为全民小康最靓丽的注解。

  食品安全无小事

  中国的食品安全工作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我们党在中国执政,要是连个食品安全都做不好,还长期做不好的话,有人就会提出够不够格的问题。

  规划建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把食品安全问题上升到战略层面表明了国家对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决心。

  筑牢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需要国家、企业和百姓的共同参与,以国家的决心构筑起食品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和监管体系的铜墙铁壁,以企业的良心建立起食品安全的诚信和责任体系,以百姓的信心营造出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唯如此,“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理念才能付诸实践。(文/张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