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工作不生孩不社交 上海夫妻全年只花2万元 2015-03-27 16:46    来源: 新民网

27.03.2015  18:18
一个“一线城市(上海)夫妻2人,2014年全年只花2万元,我做到了”的帖子在网上引起网友热议。该网友自述,家庭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自己的房,无贷无车,我们都不上班,没有孩子。所以全年不用买穿的,也没有额外花销。如果上班要买新的穿,还有交通(上班来不及有时要叫车),外食,同事之间吃饭等,一年也存不了钱,还不如不上班。

上海夫妻全年只花2万元

    天涯论坛一位网友发帖表示“一线城市(上海)夫妻2人,2014年全年只花2万元,我做到了”,发帖者称自己不交际不工作无小孩,三套房市值500万,现金150万,股市50万,其中10万买了股票。

    上海的70后机缘巧合,先后碰上了几轮股市暴涨、楼市暴涨,有500万左右资产者并不少,虽说有些已经摆脱了房奴、车奴生涯,不过大多还在当孩奴,仍需要辛苦挣钱打拼,面对这对70后夫妇的“炫耀贴”难免有些羡慕嫉妒恨。不过读完全文却让人细思恐极,这不是社交障碍症患者的典型症状吗?

    该网友自述,不工作是为了身体,早上起来很紧张(怕迟到),坐地铁很紧张(要安检),上班很紧张(怕做错),下班很紧张(怕人际关系)。并认为这个社会多一个朋友就多一份危险,除了父母,其他人一概不往来,天天躲家里看电影和连续剧。这些认知显然和社会事实已经有相当距离的偏差,其表述的“紧张感”也是社交障碍症患者面对外部环境最常体验到的心理状态。

    其实,社会学研究早就发现,刚退休人群中的男性特别容易患上社交障碍症,因为男性的社交网络一般都是工作关系,一旦退休回到社区,就很容易与原有的社交网络断线,时间一长,一旦自己不主动在社区建立新的人际网,就很容易能力退化,并产生社交障碍。而这对夫妻选择提前退休式的生活方式,却没准备好迎接重建新社交关系的新挑战,如今成了连过地铁安检都会紧张的问题人群而不自知,只能到网络上寻求自我安慰,当然会成为怪谈。

    有钱没钱都需要人生智慧,中国近40年的经济发展已经诞生第一代有闲阶层,却还缺少过正常有闲生活的方式和经验。欧美等社会的有闲阶层往往通过参与社区、社团文体活动、公益活动来重建社交网。这可不是全靠个人自发的,而是通过社会组织、社工等的动员、发动,才能把退出职场的有闲者重新组织起来。上海如今有闲者多起来,也该让社会组织发展起来,别让有闲者们困在小家庭里,成为病态心理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