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碳排放交易鸣锣开市 排放大户积极购买配额

26.11.2013  14:31

企业碳排放不能再随心所欲,超额排放将“花钱”购买,上海碳排放交易26日上午9时30分正式鸣锣开市,开市首日,一些电力、石油等碳排放“大户”就已未雨绸缪,入市购买配额。

当天,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敲响了代表碳排放交易开市的铜锣。

刚刚参加完联合国气候变化华沙会议的解振华称,上海碳排放交易开市,标志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取得了新进展,也再次以实际行动向国际社会表明,无论气候变化的谈判进程如何,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不会改变。

按照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部署,在北京,上海等七个省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

上海市公布的首批参加碳排放交易试点的191家企业,包括钢铁、化工、电力等工业行业,也包括了宾馆、商场、港口、机场、航空等非工业行业。在试点阶段,上海采取了国际上较为普遍的“历史排放法”和“基准线法”,免费发放这些企业2013-2015年各年度碳排放配额,超额部分企业将自行购买。

当天开市后,2013年配额、2014年配额、2015年配额的交易价格分别为每吨人民币27元、26元、25元。

记者注意到,开市首日就入市购买配额的,都是碳排放“大户”企业,包括申能外高桥第三发电厂、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治卿对记者说,暂时无法预计政府的配额是否够用,需要运行一段时间才能知道。他透露,上海石化当天出手购买的是2015年的配额,以做储备。

他并表示,碳排放交易启动后,如果减排能减下来,对企业也是好事,“我们可以将节省的资金用于别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