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硕士返乡收秸秆 完善回收产业链

17.05.2014  08:34

周佳霖正在介绍秸秆利用

圆捆机正在作业

   四川在线—德阳频道讯(记者 张志凌 实习记者 兰海艳) 美国也种植小麦,而且产量巨大,为什么他们没有‘禁烧秸秆’的提法?”这是周佳霖看到秸秆禁烧宣传时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念头,在美国学习生活了6年,他从未听说过焚烧或者禁烧秸秆的消息,“他们都是回收利用起来的”。

  带着对国内秸秆现状的好奇和环保方面的意识,周佳霖回到广汉,“一听说我想做秸秆的回收利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高兴得很,这也是我选择广汉的原因,大环境很好,得到很多支持。”目前,他是四川柯菲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公司名称来源于carbon free(不是碳),“位于高坪镇的这个正在修建的秸秆堆场有4200平方米,折算下来应该能存放3000吨左右的秸秆,其他生产设备将陆续引进。

  据美国农业部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每年全国收集起来的小麦秸秆多达4500万吨,而这些仅占全年产出秸秆的50%。除了用作饲料、手工制品外,提炼纤维素乙醇等其他回收利用方式也在进一步研发中。“我明天要去美国参观他们的回收企业,学习他们先进的处理经验和开发理念,国内跟他们的差距还很大。”周佳霖已经联系好了十余家公司,准备好好取经。

  广汉市现有耕地42.4万亩,每年产生秸秆超过17万吨,被省政府确定为全域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区域,市委宣传部加大禁烧宣传的同时也牵头成立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从“”到“”全面进行普及。

  “去年综合利用这块做得不够好,所以今年我们很早就开始建收集大棚,通过公司和政府共同来保障秸秆回收资金到位。”广汉市农业局副局长向思贵说疏通回收利用环节是今年的主要工作,“收、运、储、加、用”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组织收集专合社,收运储都由他们负责,政府给他们补贴,这个方法比较适宜操作,高坪的莲花堰秸秆回收加工专合社正是成立于这样的契机。

  “我之前也做秸秆回收,卖给别人种植食用菌。”屈登友刚刚拖来一车“圆捆”秸秆,他们的收储场就在柯菲公司,“也相当于直接卖给他们”。专合社现在已经购买了12台圆捆机、2台方捆机、4台粉碎机、2台旋耕机,“我们是八户人主要在牵头,有政府的补贴,应该还是能够把回收工作开展好。

  在《广汉市2014年秸秆综合利用扶持奖补政策》中,政府对专合社及个人购买秸秆处理农机、秸秆收集还田均有明确的补助方案,这一举措极大的调动了农户的秸秆回收积极性,每回收一吨油菜秸秆政府补贴160元,企业回收给出280元,本来不值钱的东西一吨价值440元,小麦秸秆每吨360元,“用市场化的手段引导秸秆回收,禁烧是‘堵’,回收利用是‘疏’,只有两者结合,秸秆处理工作才能取得新的成效。”向思贵表示,这个模式是经过反复推敲的,政府对相关企业也有补助,“找企业回收生产,还要为回收企业的产品找销路,政府起的作用是引导。

  “除了高坪这个,公司在连山的厂房也在修建,这边辐射的乡镇主要是西高、南丰、新平、高坪,这主要是出于运输半径的考量。”周佳霖知道农户不可能把秸秆送到太远的地方处理,“太麻烦,现实操作性就差了。”公司的产品是生物质固体燃料,它可以替代煤,所以销路的问题不大,但机器的生产能力怎样提高是这个耶鲁硕士打算通过去美国考察找到答案的重要问题。